梅縣區是具有“雙擁”優良傳統的革命老區,已經連續五屆被評為廣東省“雙擁”模范城(縣)。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自2019年2月成立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和市局的具體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把“雙擁”工作作為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認真落實領導責任制,切實加強“雙擁”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用心用情,落實優待撫恤政策。積極完善殘疾軍人檔案,對梅縣區119名符合換證的殘疾軍人進行檔案全面整理,查漏補缺,目前全部檔案按照省、市要求整理完畢,等待通知換發殘疾軍人證;截至目前,共有27人申請應急救助資金,其中重大疾病17人、重大家庭變故8人,其他特殊情況2人,合計救助金額67.35萬元,占下撥額度的 108.97%。今年來為95名重點優撫對象解決了因病造成醫療難的問題,共發放補助金11.2萬元;為256名退役軍人解決生活困難,共發放補助金19.7萬元;為76名退役軍人家屬發放了離世慰問金2.3萬元。
(二)體現關懷,開展多種形式的走訪慰問工作。每年元旦、春節、七一、八一等重要時間節點,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由主要領導帶隊,深入基層走訪慰問烈軍屬、殘疾軍人、轉業復退伍軍人、軍隊離退休干部等優撫對象,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為他們送去節日的問候。今年以來,全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積極開展退役軍人大走訪慰問活動,共走訪退役軍人11000多人,走訪覆蓋率達96%。近期開展了烈士家屬慰問活動,全區71戶全部走訪慰問。7月23日,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郵政儲蓄銀行梅縣支行到梅縣武警中隊開展“八一”慰問,并與武警中隊舉辦了一場友誼籃球賽,促進了軍地雙方的交流,加深了雙方的友誼。
(三)樹立標桿,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梅縣區退役軍人、92歲高齡的丘梅生同志在戰爭年代屢立戰功、返鄉后深埋功名,2020年被評為首屆廣東省“最美退役軍人”,今年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積極推選其參加全國“最美退役軍人”的評選,力爭在更大范圍進行宣傳。7月21日,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辦現役軍人立功受獎表彰大會,會上宣讀了2021年立功受獎人員名單,并為10名榮立三等功的現役軍人家屬頒獎,并引導軍屬們繼續鼓勵和支持親人在部隊勤學苦練,為保衛國家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四)成立機構,用心做好志愿服務。梅縣區成立了“梅縣區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1支,下設19支鎮級志愿服務分隊,所有志愿服務隊都在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監督管理下開展工作。組建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以來,志愿者們積極開展志愿服務70多次,退役軍人參與1150人次。根據梅州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有關指導精神,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正在積極籌建梅縣區退役軍人紅梅志愿服務隊,以期更好地服務轄區退役軍人。
(五)營造氛圍,積極開展“雙擁”宣傳工作。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結合工作實際,積極向區廣播電視臺、梅州日報、南方+、中國“雙擁”等優質媒體推送宣傳材料,堅持輿論引導,傳播社會正能量。2020年,梅縣區在全省最早最好完成年度安置任務,該項工作被《中國雙擁》雜志詳細報道,有關工作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肯定。同時,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專門設計、印制了優秀退役軍人事跡宣傳小冊子,借助區、鎮、村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廣泛宣傳,實現多角度、多層次的宣傳模式。
(六)優化環境,升級改造區軍休所、光榮院、烈士陵園。一是為繼續做好軍休干部的服務工作,積極探索新的軍休服務管理模式,擬在軍休大院進行系列改造,營造良好的軍休家園;二是根據上級有關要求,擬在光榮院現有的基礎上新增床位70張,對現有的服務大樓進行全面改造;三是梅縣區革命烈士陵園(含市搬遷過來的)設施設備落后,擬進行提升改造。目前三項工程同時進行,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正在積極推進有關事項,建成后梅縣區將在硬件上實現更優質的擁軍優屬和紅色教育工作。
(七)模范引導,落實黨員結對幫扶工作。為團結帶領廣大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制定并下發了《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退役軍人黨員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引導1856名退役軍人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幫助身邊的困難退役軍人,全面建立退役軍人黨員與黨員、黨員與非黨員的緊密聯系。
接下來,梅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將一如既往,以優撫安置、軍民共建為發力點,弘揚“雙擁”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推進強國興軍,不斷完善各項體制機制,以新決策、新部署、新思路和新舉措,全力推動梅縣區“雙擁”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