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梅縣區民政和人社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和省委、省政府《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為統領,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區委決策部署,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再上新臺階。
根據《關于做好梅縣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的通知》要求,我局對照《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認真開展自查自評工作,現將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設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及成效
(一)聚焦責任落實,建強法治“指揮部”
我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嚴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和省、市、區相關工作部署,將法治政府建設納入重點工作內容,將法治政府建設的具體工作與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一是切實履行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確定了以局主要領導為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局辦公室和相關股室人員為成員的責任小組。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確保所有重大行政決策都嚴格履行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程序。在局務會議上部署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定期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困難和問題。二是落實其他領導班子成員法治政府建設“一崗雙責”制度。各班子成員多次實地調研依法行政工作,帶頭深入到掛點鎮村、企業、敬老院、辦事大廳、分管部門,與基層干群、社會各界代表面對面促膝談心,直接向群眾了解詳細情況,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為我局全面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二)聚焦重要節點,提高普法“覆蓋率”
我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法治建設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樹牢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一是加強民政和人社系統領導干部的法治政府建設宣傳教育。精心制訂《2024年梅縣區民政和人社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重點內容安排》、《梅縣區民政和人社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將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法治建設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和干部學習計劃,認真組織學習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法規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等與履職密切相關的其他法律。領導干部通過集中學法和自主學法、線上學法和線下學法、考試學法與日常學法、法治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帶頭學法守法用法,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廣泛開展面向社會的民政和人社法治宣傳教育。以“八五”普法為總體規劃,按照“誰執法誰普法”和“執什么法普什么法”的原則,一方面利用“春暖梅縣”招聘活動、“社保服務進萬家 萬人進萬村”等業務主題活動,深入宣傳與廣大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民政和人社業務的法律法規知識;另一方面利用專項執法檢查開展“以案釋法”,結合不同領域特點和特定群體的需求,深入到鄉鎮、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等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同時,我局通過加強部門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拓展了法治宣傳教育途徑。利用區、鎮、村三級政務公開欄宣傳民政和人社法律法規知識,傳播“知法、守法、用法”的理念。
(三)聚焦主責主業,繪就法治“新篇章”
我局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就業創業、人事人才等工作,狠抓落實,攻堅克難,以民政和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引領法治政府建設。一是確保基本民生保障落到實處,持續深化法治化社會建設。一方面,落實落細救助政策。落實區十件民生實事事項,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和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并按時足額發放待遇。強化建章立制,制定并印發《梅縣區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流程》,提升社會救助工作質效。同時,扎實做好梅縣區“6·16”特大暴雨災害救助保障各項工作,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截至目前,我區共臨時救助災區困難群眾408戶770人,發放急難型臨時救助金138.6萬元。另一方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重點推進水車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改擴建項目和丙村鎮敬老院升級改造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項目,指導松口鎮做好受損養老機構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規劃工作。完成我區260戶特殊困難家庭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制定《梅縣區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方案(2024-2025年)》,委托第三方培訓學校培訓全區養老機構養老服務人才500人次。聯合消防、應急管理等部門不定期對養老機構進行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資金使用等方面檢查,切實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水平。
二是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著力培育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方面,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不定期聯合住建、交通、水務等職能部門開展用工檢查,督促相關企業規范勞動用工行為。堅持依法依規處理投訴舉報案件,秉持“調解為主”的辦案思想,依法快速調解、審結勞動爭議案件,公正及時解決勞動和人事爭議。截至目前,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共立案查處欠薪案件89宗,為897名勞動者追回工資約1498萬元;協調解決欠薪糾紛31宗,為117名勞動者追回工資約99萬元。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受理勞動爭議案件469件,審結455件,調解成功率80%,法定期限內結案率100%。今年我區未發生因欠薪引發的群體性上訪事件。另一方面,落實就業創業政策。在創業補貼、培訓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方面為就業創業者提供更多便利和政策資金支持。開展“春暖梅縣”“就業援助月”等招聘活動,高質量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招聘與培訓工作,不斷發展壯大人才隊伍。截至目前,向符合條件的個人、企業發放各類就業資金補貼共678.56萬元,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共24場,企業提供崗位16385個次,求職人數15009人次,技能培訓3151人次。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732人,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68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170人。
(四)聚焦執法規范,釋放法治“內動力”
我局全面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做到既不失職又不越權,既保護好公民的合法權益,又切實提高行政效率,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一是抓好執法隊伍建設。按照《廣東省行政執法證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嚴格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制度,組織執法人員參加2024年度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強化行政執法主體和人員資格管理,及時換發全國統一標準樣式行政執法證件。二是著力加強行政執法工作。進一步完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具體行政行為的執法程序,規范行政執法環節和步驟,實行亮證執法,細化執法流程,保障程序公正,確保具體行政行為合法合規,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避免執法隨意性和不公平。三是加強執法監督管理。認真按照區司法局要求,組織開展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梳理和專項整治工作,開展執法案卷評查,并形成本部門工作臺賬,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持續深化。
(五)聚焦信息公開,深耕法治“責任田”
一是深化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加大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力度,認真做好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點推進行政決策公開、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公共服務機構辦事公開,積極主動公開“三公”經費及公共資源配置等領域的政府信息。二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事項實現100%網上受理、100%網上辦結,政務服務數據“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辦理人員業務精通,流程順暢,所有公共服務事項全部按時辦結。督促相關業務股室應用“梅州粵執法”平臺辦理行政處罰、行政檢查、行政強制案件,實現本單位案件辦理無紙化比例100%。建立了“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抽查計劃,實現了抽查事項覆蓋率100%、檢查結果錄入公示率100%,行政執法向數字化、便利化、信息化提升。
二、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在市民政局和市人社局的悉心指導下,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為:一是法治意識有待提高。存在極少數黨員干部法治意識較為薄弱,依法行政水平不夠高。具體表現為對法律法規的理解不夠深入,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夠高。二是法治宣傳覆蓋面較窄。法律法規宣傳形式不夠豐富,在進機關、進企業、進村莊、進學校等活動中宣傳較單一,開展得不夠深入。三是制度實踐運用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表現為部分制度已經出臺,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如人手不足等,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法治建設工作仍需進一步思考。
分析以上問題和不足,主要原因為:一是專業的行政執法培訓較少,執法人員缺少系統的行政法規培訓,對政策的把握能力不強;二是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推進過程中,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夠,宣傳形式相對單一,部分黨員干部學法用法、依法行政意識不夠強;三是政策法規與資金監管股的相關人員及配套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一要充分發揮法治在政府建設的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的作用,保障政府行政決策的合法性,不斷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二要探索重大決策與群眾互動更多途徑。通過建立和完善普通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線上線下平臺,推動群眾參與,使其合理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合法訴求得到充分體現。三要堅持人性化執法理念,堅持說理式執法,把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和憲法法律權威與保護群眾合法訴求結合起來。四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保障執法效率和公平公正性。落實全體干部職工學法用法考法制度,開展各類學法活動,不斷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和業務培訓,加強法治隊伍建設。
(二)完善監督體系建設,保證權力陽光運行
一是嚴格規范信息公開流程,強化制度建設,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依規有序進行,推進落實常態化、制度化。及時完善更新政府公開信息目錄,保證公開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二是信息公開要突出重點,將重點事項、重大工程項目、群眾關心關切作為公開重點,提高政務公開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聯系,加強工作信息報送,提高信息質量。
(三)創新法治宣傳形式,豐富法治教育內涵
在處理就業創業、社會救助、社會保險、扶貧慈善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過程中,充分利用海報、宣傳欄、視頻、網站等方式廣泛宣傳法治政府建設的政策與法律法規,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活動,抓好法律法規咨詢和解答工作,進一步提高群眾知法懂法用法的思想素質。切實加強依法行政宣傳,增強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觀念和意識,推進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梅州市梅縣區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2024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