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市委、區委推動法制梅州建設的部署,加強理論法規學習宣傳,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依法管理水平,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加強法治學習,增強法治思維
我局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由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推進,堅持以學促干,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取得實效。
1、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等學習,全面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內涵實質,引導黨員干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用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等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2、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組會議的傳達學習內容之一,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始終堅持依法行政,推動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不斷提升決策質量和效率,持續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實,切實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加強普法教育,營造法治氛圍
我局認真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戰略,將法律法規、黨內規章納入黨組理論學習內容,堅持全局統籌,將普法宣傳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與日常業務同部署同落實,構建知法、懂法、守法的政治氛圍。
1、健全完善干部學法制度。堅持把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納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今年以來,重點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制定自主學法計劃,要求干部職工利用學習強國、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系統自主學習,增強了黨員干部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2023年,我局及下屬單位全體干部職工通過了學法考試。
2、積極開展普法宣傳。根據局內實際情況,制定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和責任清單,確保責任落實到位。通過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擺放宣傳單、在顯示屏投放普法視頻、運用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推送普法信息等方式,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在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間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三)堅持法治引領,推動審批改革
我局始終堅持法治引領政務服務改革,以服務企業群眾為導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企業難點堵點,努力打造有“速度”更有“溫度”的政務服務環境,為我區高質量發展添勢蓄能。
1、落實政務服務“三化”改革。政務服務標準化方面,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應進盡進”、“應上盡上”。目前我區有1701項政務服務事項,可網上辦的事項1701項,網辦率100%,可全流程網辦事項1544項,全流程網辦率90.77%。設立交警大隊、就業與人才服務分廳,進駐區政務服務中心(分廳)事項1701項,進駐率100%。政務服務規范化方面,規范審批服務,嚴格執行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完善政務服務大廳統一標識,加強隊伍建設和效能監管,對“粵省心12345熱線工單”等重點涉企涉民生方面落實專人負責,實行“每天一復盤”,及時有效解決問題,紅黃牌基本動態清零。政務服務便利化方面,對政務服務中心場地進行科學規劃,建設政務服務中心二樓辦事大廳,實現“婚登婚檢”一站式服務,設置結婚領證臺,讓結婚對象領證更有儀式感。新增公積金辦事窗口,調整醫保窗口,整合醫保辦事窗口集中辦公,為群眾提供更舒適、更有“溫度”的政務服務環境。
2、持續推進“極簡審批”工作。印發了《梅縣區推行政務服務“極簡審批”改革實施方案》,發布第一批、第二批“極簡辦”清單共3163項,其中:免證辦事項402項、即來即辦事項899項、不見面審批事項1605項、融合辦事項39項、一件事一次辦事項29項,自助辦189項。推動重點領域極簡審批改革,其中:區市監局提出推動商事登記極簡辦9項措施,區住建局聯合區自然資源分局、區發改局、區政數局等相關部門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區自然資源分局推行二手房“帶押過戶”、“不動產登記+民生服務”、“交地即交證”等“極簡審批”事項清單。
3、加強實體大廳窗口建設。率先成立區審批代辦中心。企業在辦理涉企事項遭遇堵點難點時,可通過審批代辦中心與相關職能單位進行協調,為企業提供優質的“一對一”貼心幫辦代辦服務。同時,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補貼審批等惠企政策兌現服務,讓企業能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至目前,區審批代辦服務中心已為43家企業幫辦代辦涉企審批業務,為14家企業兌現了惠企政策。
(四)完善社會監督,構建法制化規范化營商環境
我局堅持嚴督實導,暢通監督渠道,及時把握企業群眾訴求,通過外部監督,杜絕形式主義和違法違規,確保各項工作推進有力、落地見效。
1、扎實推進作風建設。一是常態化推進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對差評評價要求立行立改,整改到位,并將評價情況作為年終考核依據。二是抓熱線工單規范管理。全面開展不滿意工單“清零行動”,聚焦群眾辦事“疑難雜癥”,做到“始于群眾訴求,終于群眾滿意”,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讓不滿意工單“清零”達標。定期對市民投訴熱點和辦理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及時掌握輿情和民生訴求,為企業群眾提供更有“溫度”的政務服務。三是組建政務服務監督隊伍。制定《梅州市梅縣區政務服務監督員制度》,面向社會各界選聘政務服務監督員,對政務服務大廳及分廳窗口辦理全過程的合法合規情況等進行監督,構建高效合規的政務服務體系。
2、嚴格落實信息公開制度。自覺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嚴格按照要求落實新媒體信息發布“三審三校”制度,扎實做好政務信息公開,確保政府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完整性。同時,做好政府網站的日常巡檢工作,包括各部門新媒體稿件發布情況監督記錄,群眾留言信息處理,集約化平臺預警的處理等工作,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開質量。
(五)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帶領局黨組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等重要論述列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在推動法治建設進程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任務親自督辦。認真落實我區法治政府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各項重點任務,研究解決本部門依法行政中的實際問題。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和推動政數工作,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應對風險的能力,努力為民辦實事、解難題。
二、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2023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不足:一是“放管服”改革方面需要進一步深化,推進政務服務改革過程中發揮的協調和督促力度不夠。二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與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部分黨員干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認識不足,對法治政府理論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在政務信息公開方面,沒有意識到政務信息公開是群眾行使監督權的重要途徑,公開內容流于形式、處理企業群眾意見建議時存在和稀泥行為,反映了部分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不夠牢固,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注重運用法治方法推動政數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做好法治政府建設謀劃。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領導,強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政數工作中的指導作用,針對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目標明確、切實可行的具體工作方案,有效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與政數工作緊密結合,實現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在推行重大改革舉措、簽訂重大合同時,邀請法律顧問參與,提供專業法律意見,確保業務工作的開展依法有據。
(二)常態化開展機關學法普法工作。引導黨員干部利用廣東省學法考試平臺、粵政易交流學習、干部網絡學院等形式,學習憲法和黨內法規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論述新要求,形成學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圍,提高黨員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三)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綱要》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決策部署,以“優政、惠民、興業”目標,在標準化、規范化的基礎上,推進政府服務流程精簡、權限下沉,同時,不斷加強對政務工作人員的普法教育和監管力度,全面提升政務工作人員的守法、用法意識,構建優質高效的法治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