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10秀,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一二三四区,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四虎,久久视频国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级v片免费观看,国产欧精精久久久久久久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2011年3月9日在梅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時間:2011-03-10   來源:政府辦   【字體: 大 || 中 || 打印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11年3月9日在梅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梅縣人民政府縣長   張文廣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一五”時期工作回顧

“十一五”時期的五年,是我縣經濟社會取得飛躍發展的五年。縣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踐從“七大發展戰略”到“培育綠色產業,建設宜居家園,打造客都明珠”的科學發展之路,面對煤炭行業退出、淘汰落后產能、國際金融危機等帶來的嚴重沖擊,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扎實推進“四大板塊”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在建設廣東山區科學發展示范縣進程中邁出新的可喜步伐。2010年和“十一五”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128.54億元,年均增長12%;人均生產總值2.28萬元,年均增長11.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58億元,年均增長23.6%;稅收13.83億元,年均增長19.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1.35億元,年均增長8.5%。縣域經濟綜合發展力在全省山區縣中排位不斷靠前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26.1∶45.5∶28.4調整為2010年的22.8∶47.8∶29.4。全縣工業總產值160.54億元,年均增長14.7%;工業增加值53.3億元,年均增長14.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從99家增加到117家,年產值超億元企業有22家。超華科技成功上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一批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4.2%。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全縣農業總產值46.4億元,年均增長21.1%。培育了3個省級專業鎮,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產業化組織不斷發展壯大。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榮獲“中國旅游強縣”稱號。2010年全縣旅游接待人數396萬人次、旅游收入34億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1.2倍和3.12倍。商貿、物流、交通運輸、郵電通信、保險、金融等各業蓬勃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37.7億元,年均增長13.6%。

——招商引資和對外貿易成效顯著。五年來共引進項目206個,計劃投資總額128.32億元,其中落戶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的企業9家,計劃投資8.52億元,成功引進美國卡萊集團等一批大型企業落戶我縣。“十一五”時期共批準利用外資合同92宗,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6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1億美元,比“十五”時期增長50.3%;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5家;2010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29億美元,年均增長27%。

——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6.51億元,比“十五”時期增長19.4%,其中用于交通運輸、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53.47億元。在全市率先完成縣道沙土路改造,全面實現行政村通水泥公路,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2093公里,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76公里,居全市前列;建成的西環、天汕、興畬以及建設中的梅大高速公路在縣境內通過。城鄉水利防災減災能力全面提升,完成了梅江沿岸重點堤圍、山塘水庫除險加固、“四無兩小”工程整治等一批民生水利工程建設,實施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灌區加固改造工程等一批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解決了12.66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能源建設不斷加強,荷樹園電廠形成了87萬千瓦裝機規模;農網改造力度加大,實現城鄉同網同價。

——城鄉建設步伐加快。五年投入新縣城建設資金近20億元,建成區面積由2005年的7.1平方公里增至12.31平方公里。城市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配套,城區綠化、美化、凈化、亮化水平大幅提升。成功創建廣東省文明縣城和廣東省衛生縣城鎮村“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凈化”等“五化”建設有效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整治和農村廁所改造力度加大,城鄉品位不斷提高,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生態優勢鞏固提升,森林覆蓋率達72.9%,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綠色小康縣”稱號。

——社會民生大力推進。五年來,全縣民生領域累計投入41.73億元,比“十五”時期增加20.69億元。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2005年52%提高到99%“五險”參保人數20.79萬人,是2005年的2.07倍有18萬多人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實行農房免費統保政策,為貧困白內障、重癥精神病等特殊病種人群實行免費治療。城鄉低保戶基本實現動態條件下的應保盡保低保標準、覆蓋面、人均補差均在全市前列。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力度加大,五年培訓各類城鄉勞動力達3.55萬人,新增轉移就業6.36萬人,勞務輸出12.31萬人次;全縣413個村(居委)建立了勞動保障服務站。扶貧工作扎實推進,73個貧困村、4045戶貧困戶實行“一對一”幫扶,共投入幫扶資金1.17億元,落實幫扶項目1.3萬多個2065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728元,年均增長9.2%;農民人均純收入7743元,年均增長7.6%。全面完成綜治信訪維穩中心三級平臺建設,將視頻監控體系工程建設延伸到鄉鎮。實行縣黨政領導大接訪和縣政府部門“一把手”每月定期接訪制度,開展“平安名城”創建活動,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被評為“2005—2008年度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

——文化教育蓬勃發展。深入開展“文化名城”創建活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穩步推進,葉劍英紀念園等一批文化重點項目建成使用,麓湖山文化產業園被評為省級文化產業園,創作了《圍屋舊夢》等一批文藝精品,松口山歌、梅縣提線木偶戲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群眾性文化活動和“三下鄉”活動扎實開展,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成功創建市文化先進鎮8個,成立“農家書屋”172個。加大了林風眠故居等一批名人名居和古村落的維護和開發力度。“全國文化先進縣”復查通過驗收,茶山村被認定為“中國古村落(客家民居)”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南口鎮僑鄉村被認定為“廣東省古村落”。廣播電視事業取得新突破,提前完成了國家廣電總局要求的兩套中央節目的無線覆蓋和城區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的目標。五年來教育支出11.7億元,年均增長23.6%。完成了109所學校的布局調整。城鄉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實施,免費義務教育人數達45.9萬人次,免費總額為8000多萬元;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從2005年64.7%提高至92.8%,提前一年完成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任務實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全面解決了全縣代課教師問題。成人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持續發展,提前一年實現“廣東省教育強縣”創建目標。

——各項事業齊頭并進。計生“兩無”活動深入開展,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連續五年被評為“廣東省計劃生育先進縣”。三級醫療保健服務網絡日趨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有效增強,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程穩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扎實開展。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加強。群眾性體育運動蓬勃發展。國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建設扎實推進,武裝工作實現新突破,優撫、雙擁工作深入展開,被評為“廣東省雙擁模范縣”。外事僑務、對臺工作取得新發展,接受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累計捐資2.18億元支持家鄉各項建設。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全面完成全國經濟、農業和人口普查等統計調查任務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婦女兒童發展十年規劃目標基本實現。《梅縣志》(1979-2000)在全市率先出版發行。工會、共青團、殘疾人、慈善、老齡、老區建設等事業取得新進步,人事編制、供銷合作、史志、檔案、審計、統計、物價、打私、氣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自身建設不斷加強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并向其報告工作,堅持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215件代表建議和183件政協提案全部辦復。法治縣創建活動扎實推進,“五五”普法任務全面完成,行政復議、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更加規范。機關作風評議活動深入開展,實行了政務、村務公開行政體制改革繼續深化。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了縣級政府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加強對重點項目、重點領域的審計監督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防腐治腐力度加大。

二、2010年工作亮點

——全縣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5.6%、15.1%,均創歷史新高;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上年增收2.09億元,增長38.14%,在全省山區五市30個縣(市)中排名第三;

——被評為“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榮獲“全國法治縣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稱號

——繼續保持“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榮譽、榮獲“廣東省計劃生育先進縣”稱號;

——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榮獲“全國家電下鄉工作先進縣”稱號;

——梅縣廣播電視臺榮獲“全國文化惠民工程先進單位”稱號;

     ——“梅縣臺灣農民創業園”成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

——雁南飛創建成國家5A級景區、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和“全國生態文化示范企業”稱號;

——茶山村被認定為“中國古村落(客家民居)”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華僑中學榮獲“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程江鎮古塘村榮獲“首批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稱號;

——雁洋鎮計生服務所榮獲“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示范站”稱號;

——同城同創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通過國家暗訪;

——榮獲“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省級示范縣”稱號;

——新增10個教育強鎮,提前一年實現創建“廣東省教育強縣”目標;

——率先在全省山區市成立首家客家村鎮銀行;

——水車鎮被評為“省級水產養殖專業鎮”。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我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成效顯著,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歷屆班子共同打下良好基礎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團結奮斗、廣大海內外鄉親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駐梅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省市駐梅單位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長期支持我縣發展的海內外鄉親和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經濟總量小,產業集聚度低;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弱,名牌產品不多,產品競爭力不強;三是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程度低,龍頭企業帶動效應不明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較弱;四是民生建設任務還較重;五是有些干部作風不夠扎實,執行力不強,有些部門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等等,對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必須采取科學發展舉措,認真予以解決。

三、“十二五”時期工作目標

“十二五”時期是我縣加快推進綠色的經濟崛起的關鍵時期,中央、省、市對當前的形勢作了全面分析和科學判斷,我們既要充分認識當前面臨的挑戰,更要準確把握“十二五”期間的重大發展機遇,審時度勢,堅定信心,齊心協力,扎實工作,努力開創“十二五”發展新局面。

根據中央、省、市和縣委的有關精神,我們組織編制了《梅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十二五”時期的奮斗目標是:到2015年,力爭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8%,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各項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縣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綜合經濟實力排在全省山區縣的前列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我縣“當好梅州綠色的經濟崛起排頭兵、建設廣東山區科學發展示范縣”的目標要求,“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宜居梅縣”為核心,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結構優化,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正義,加快建設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生態優美、社會和諧的宜居梅縣。一是強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四大板塊”建設,努力壯大工業、農業、旅游、城鎮、文化“五大經濟”,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建設綠色現代產業體系;二是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發展環境;三是加大統籌城鄉力度,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四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五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全民共享發展成果;六是創新體制和機制,增強發展活力;七是強化組織保障,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宜居梅縣”提供堅強保證。通過五年的努力,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更完善,生態環境更優美,各項事業更繁榮,社會更和諧,群眾生活更幸福。

各位代表,展望我縣“十二五”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我們堅信,有全縣人民的奮力拼搏,不懈努力,“十二五”發展目標一定能如期實現!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四、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既關系當前,又影響長遠,意義特別重大。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作全局,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市委五屆八次全會和縣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培育綠色產業,建設宜居家園,打造客都明珠”發展戰略,圍繞“當好梅州綠色的經濟崛起排頭兵、建設廣東山區科學發展示范縣”的發展目標,以“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宜居梅縣”為核心,突出發展縣域經濟、建設宜居城鄉、改善重點民生,扎實推進“四大板塊”建設,努力實現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   1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2%左右。實現上述目標,重點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壯大工業經濟實力

突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大力發展新型特色工業,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縣域經濟實力。

     ——投資26億元的荷樹園電廠三期今年要完成投資10億元,確保明年建成投產。

——抓好投資2億多元的超華環保布基覆銅板生產項目,確保上半年投產

——加快線藝公司在建擴產項目的建設進度,發揮其外資龍頭企業的輻射作用。

——加快BPW(梅州)車軸四期自動調整臂生產線和五期汽車零配件項目建設進度。

——加快梅雁金象銅箔二期第二條生產線、鴻榮重型機械挖掘機部件生產線、金森林剎車皮生產線及梅州三和冶金粉末公司生產汽車齒輪、軸套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建設進度。

——加快培育生物醫藥化工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振聲科技、華銀醫藥、航鑫科技、健神科技等后備上市企業。

——加強扶持和服務力度,做大做強編織工藝產業。

——完成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10萬噸,引導扶持淘汰水泥企業轉產轉業,力爭新上兩家年產155萬噸旋窯水泥生產項目

——以電子信息、橡膠制品、服裝、工藝產品為重點,提高出口商品的質量、檔次和效益,鼓勵自主品牌企業出口。

——建設好8平方公里的扶大高新園區城東白渡區和1800畝的清潔生產基地。今年做好立項報批、環境評估、征地拆遷、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力爭新引進一批項目落戶園區。

——全力配合市做好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園建設,加強落戶園區企業的跟蹤服務,著力發展與園區工業相配套的產業,做好園區的社會穩定和后勤保障,提升園區服務功能。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面落實好市《招商引資績效考核辦法》,加大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引商力度,確保招商引資有新突破。

——抓住廣東省加強與中央企業對接的機遇,積極主動與中央企業溝通,推介招商項目。

——加強跟蹤服務,全力推動已批待進園區項目盡快動工,意向項目盡快簽約

二、以發展精致高效農業為重點,大力發展農業農村經濟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旅游農業,加快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生產基地,推進傳統農業“綠色再造”,構建完善的綠色農業產業鏈,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落實糧食生產責任制,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抓好程江望江亭儲備糧倉建設,完善糧食流通基礎設施。

——推進現代標準農田、標準魚塘、農業綜合開發、小農水、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廣東現代產業500強項目廣東長榮油茶種植與系列產品加工項目建設。

——不斷提高金柚、臍橙、茶葉、油茶、南藥、優質稻、蔬菜、烤煙、畜牧水產養殖等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新發展種植油茶1萬畝、珍貴樹種5000畝新發展1個萬頭以上瘦肉型豬場、2家規模養禽公司和1家千畝連片現代標準池塘。

——加快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打造臺灣農民創業園示范基地。

——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力爭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3家,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培育省級示范合作社1家。

——加大品牌創建力度,力爭新增省級農業類名牌產品2個,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6個、綠色食品3個、有機食品2個。

——力爭把梅南鎮打造成省級蔬菜專業鎮、把水車鎮打造成特色現代漁業示范鎮。

——加快規劃建設現代農產品物流中心和專業批發市場,拓展“農超對接”渠道,擴大農產品銷路。

——抓好農業招商引資,加強與珠三角、港澳臺等地區的企業合作。

——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繼續實施好“全國農技推廣示范縣”項目,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加大以金柚、油茶、茶葉為主的農產品精深加工的研發和項目引進確保投資5億多元的帝濃酒業金柚深加工項目年底建成。

——全力抓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確保通過省檢查驗收組驗收。

三、以建設雁洋國際旅游特色鎮為重點,加快第三產業發展

堅持做大做強旅游先鋒產業,進一步唱響“中國旅游強縣”品牌,力爭旅游接待人數、旅游總收入分別增長25%和20%以上。

——抓好雁洋國際旅游特色鎮的發展規劃,盡早動工建設雁洋飲食購物中心、療養保健中心、體育運動中心、健康娛樂中心四大中心。以雁洋各大景區為重點,全面整合資源,串珠成鏈,點線面結合,著力引進知名醫療保健機構,全力推進雁洋健康休閑度假區建設。

——以水車茶山村、南口僑鄉村為重點,加大古村落、古民居、名人名居的保護開發力度。

——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宣傳推介力度,規范旅游市場,調動民間資本參與大型旅游項目、旅游商品制造業的開發,加大松口千年古鎮、桃堯王壽山等一批景區景點的開發力度。

——進一步提升現有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餐飲娛樂等傳統服務業,扶持發展一批重點流通龍頭企業,抓好商貿物流業列入市現代產業100強的培育工作,確保投資1.4億元的寶馬、一汽大眾4S店年底建成使用。

——繼續做好家電下鄉等工作,培育和拓展新的消費熱點,擴大消費需求。

——進一步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引導和管理,完善土地出讓招拍掛制度,不斷提升房地產開發經營水平。

——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技術服務、文化產業等新興服務業。組織企業參加各種經貿洽談和商務會展活動。

——加強政府、企業、銀行的溝通合作,增強金融機構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

四、以加快山水城項目建設為重點,促進城鄉建設新發展

以建設宜居城鄉為目標,強化規劃管理,加快新縣城公共設施建設,完善新縣城功能配套,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城鎮化進程。

(1)規劃好城鄉

——在梅州城區總體規劃的前提下,修編好新縣城詳細規劃

——今年完成75%的建制鎮規劃和40%的村莊整治規劃

——抓好雁洋生態旅游休閑線和南口客家鄉村文化旅游規劃。

(2)建設好城鄉

——繼續實行每年5000萬元的生態補償機制,確保鎮級日常辦公費用和必要的公共建設投入,推進“四大板塊”建設;

——投資41.6億元的山水城建設項目,今年完成投資10億元以上;

——3月底前,完成投資1000萬元的新縣城供水設施建設;

——8月底前,完成投入1億多元的山水城大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及管線、供水、排污、綠化、亮化等設施建設;

——8月底前,完成投入1.2億元的劍英大道路面拓寬、人行道及管線、排污、綠化、亮化等設施建設;

——10月底前,完成投資900萬元的梅州大橋西端下穿立交道路建設;

——10月底前,完成投資5000萬元的新縣城體育場建設,年底前完成投資1.7億多元的體育館及周邊附屬設施建設;

——投資5.1億元的新梅縣人民醫院,3幢主體大樓年底要封頂,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投資5億多元的新縣城豪生國際大酒店,今年主體要封頂,明年底建成使用;

——明年底前完成投資2億元的新縣城西片區848套電梯房拆遷安置新村建設;

——投資2400萬元,建設西堤梅州大橋至望江亭長2.9公里的加固改造工程;

——明年5月上旬前完成投資3000多萬元的梅州大橋加固維修工程;

——投資1億多元,年底前完成S223線松口至雁洋段等一批公路改造工程、8危橋加固維修、100公里鄉村水泥路等工程建設;

——投資1300多萬元,鋪筑雁洋至雁南飛、雁鳴湖、靈光寺三個景區的瀝青路;

——配合市做好秋云橋加固擴建工程,緩解秋云橋路段交通阻塞問題。

——投資4000多萬元,建設11宗惠及9.8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投資8000萬元,完成配網改造工程,使全縣農村電網改造完成80%以上;

——加快科技路、錠子橋、烏廖沙等“三舊”改造項目建設

——全力抓好城鄉水利防災減災、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設;

——推進綠道示范點建設,主要是抓好城西高速公路出口至梅州城區景觀大道,梅城至雁洋的旅游景觀大道和新縣城至南口僑鄉村景觀大道3個綠道示范點建設;

——各鎮(辦事處、高管會)要建設1—2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推進一批名鎮、名村建設,重點打造好雁洋國際旅游特色鎮、雁洋長教新農村特色村、南口僑鄉和水車茶山村中國客家古村落。

(3)管理好城鄉

——投入2000多萬元,繼續推進同城同創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力爭達到梅州市區管理水平

——抓好農村生活垃圾整治,加快生活垃圾填埋處理設施建設,縣將每年籌集2000萬元,以“戶收集、村轉運、鎮處理”的形式,著力解決農村臟亂差問題;

——開展“三邊”(路邊、山邊、水邊)整治,重點抓好西陽鎮申坑、南口鎮僑鄉等“三邊”整治示范項目;

——強化森林管護,倡導“只種樹、不砍樹”,扎實開展“綠滿梅州”行動,新造林2.9萬畝、撫育1.2萬畝,完成景觀林4600多畝。

五、以推進扶貧“雙到”為重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

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繼續加大投入,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幸福,得到更多的實惠

——計劃籌資1.5億多元,加大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力度,采取產業幫扶、智力幫扶、就業幫扶、保障幫扶等有效形式,變“輸血”為“造血”,確保今年貧困村80%以上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脫貧,貧困村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觀,真正做到“扶真貧,真扶貧”,扶出和諧,扶出成效。

——抓好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5000人以上,新增轉移就業2萬人以上,新增就業崗位4000個。

——擴大社會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覆蓋面,確保社保基金規范安全運行,力爭全縣“五險”參保人數達22萬人次以上,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0萬人以上

——進一步加快殘疾人事業發展,完善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康復醫院等福利設施建設,提高貧困殘疾人醫療康復水平。

——進一步健全完善救災救濟機制,興建梅縣兒童福利院,解決無人撫養的孤兒、棄嬰救助問題。

六、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為重點,加快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堅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加快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積極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力促社會和諧穩定。

——鞏固教育強縣創建成果,在13個鎮創建成“廣東省教育強鎮”的基礎上,今年再籌資1億多元,完成剩余7個鎮的“創強”工作,使全縣20個鎮都成為廣東省教育強鎮;抓好學前教育,鞏固提升“普九”和“普高”水平,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2.8%以上。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大力弘揚和挖掘客家文化,推進“文化強縣”建設,配合市做好客家圍龍屋的“申遺”工作和我縣中央蘇區縣的申報工作,繼續抓好古村落、名人名居的保護和開發,積極創作反映客家題材的《合家福》等文藝精品,推行客家山歌進校園,傳承客家文化,弘揚客家精神。積極開發動漫、影視制作等新興文化產業,加快麓湖山文化產業園建設實施好《振興梅縣足球十年規劃方案》,加快國家級足球訓練基地建設,推進全民健身活動有效開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快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創建一批市文化先進鎮。啟動農村數字電視整轉試點。舉辦以金柚、客家山歌、足球等為主題的節慶活動,帶動相關文化產業發展。

——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逐步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婚檢、產檢、新生兒疾病篩查“三道防線”建設,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從今年起,全縣基層衛生院實行藥品零差利率銷售,切實減輕群眾基本用藥負擔。進一步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抓好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深入開展計生“兩無”創建活動,抓好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做好人口計生綜合改革示范縣和“三個試點”工作,完善計生三級服務網絡建設,實現保國優、保省先目標。

——抓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加大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力度,全力保障重點建設項目用地需求。繼續推進利用園地山坡地開發補充耕地。加強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配合做好廣東省稀土重點規劃區專項編制工作,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稀土等礦產違法違規行為,抓好隆文鐵礦礦區的資源整合。

——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確保我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深入抓好公共場所消防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大力推進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加大對廢棄礦山的生態環境治理。完善災害事故、公共衛生、食品藥品安全、環境污染等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救援體系。加強市場監管,穩定物價水平。加強縣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調解機制和縣鎮村三級法律援助服務網絡,維護人民群眾安全,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關心老干部生活,重視婦兒、老齡工作,統籌推進人事、編制、統計、檔案、外事僑務、方志、文史、民政、民族宗教、對臺、老區建設等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七、以提高行政效能為重點,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全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切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社會大眾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為綠色的經濟崛起提供堅強保障。

——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主動向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縣政協通報情況,自覺接受監督,高度重視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切實提高辦理質量。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群團組織、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工作。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抓好“六五”普法的規劃實施。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注重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提高政府工作科學化、民主化水平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著力構建人民群眾滿意的政府。

——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完善行政效能監察體系建設,健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加強對重點項目、重點資金、重點領域的審計監督檢查,建立完善行政責任追究制,強化工作績效考核深入開展機關作風評議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干部執行力。

——加強教育培訓管理,全面提高公務員能力水平,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的干部隊伍。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的發展任務艱巨而光榮,今年的政府工作繁重而緊迫。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搶抓機遇,齊心協力,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宜居梅縣”而努力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欧美在线| 精品国产91久久久|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国产三级|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一二三四|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wwww|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频| 国产专区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国产三级| 国产一区二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免费看| 久免费看少妇高潮a级特黄按摩|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高清|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九九九九九| 亚洲国产精品入口| 午夜大片男女免费观看爽爽爽尤物|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4| 亚洲精品日本无v一区| 日本一二三四区视频|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狠狠躁夜夜躁xxxxaaaa| 亚洲欧美一卡| 91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丝袜美腿诱惑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一区| 午夜看片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不能看 | 少妇特黄v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白人| 国语精品一区|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 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国精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www.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奶水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精品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一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精品色在线网站|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 亚洲久久在线|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 欧美三级午夜理伦三级老人| 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午夜免费一级片| 综合久久激情| 精品久久9999| 91福利试看|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88| 国产一区网址|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经典| 91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第一页|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米奇777|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美国三级日本三级久久99| 亚洲精品suv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