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是知識的殿堂
安全是學習的基礎
近日,梅縣區德興小學
開展“防詐騙、防性侵、防暴恐”為主題的
“三防”系列活動
成效如何
我們一起到現場看看

“喂,您好!是110嗎?這里是德興小學教學樓B棟五樓411班,我們這里遇到了歹徒,請您派人立刻救援我們……”
聞聲來到梅縣區德興小學四年級(11)班,只見門窗緊閉,同學們都躲在了課桌底下,老師擋在門后,并指導一位學生報警。原來,這是一次反恐防暴的班級演練。


為了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護意識,提升其緊急避險的能力,德興小學的班主任們會定期為學生們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課,今天,針對四年級的學生,開展了一次以防暴恐為主題的安全教育課。

“找救援,快報警,記住體貌描述清。安全弦,要繃緊,緊急避險常演練。同學們,要謹記,人身安全是第一......”
在404班的教室里,一場別開生面的防暴恐主題班會課正在有序進行著,六位學生代表在講臺上朗誦朗朗上口的防暴恐順口溜,這些順口溜簡短易記,卻又蘊含著豐富的安全知識,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間將關鍵信息銘記于心。
梅縣區德興小學 404班 呂懿拯:“如果恐怖分子還在校門外,我們可以沖進教室,拿書包護住頭部,關窗關燈,再跑到桌子底下躲起來。”
梅縣區德興小學 404班 溫燾鉞:“老師教會我們遇到恐怖分子要怎么辦,比如逃跑、自衛,還有反抗。”
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六年級(9)班傳來陣陣掌聲,只見兩位學生正站在講臺上模擬電信詐騙的情景。


在班主任林冬珍的指導下,四名同學分成兩組,分別扮演詐騙分子與普通市民的角色,生動模擬了電信詐騙的全過程,展示了詐騙分子如何精心設下圈套,誘導消費者不經意間透露出個人真實信息等套路,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與此同時,在三年級(8)班的教室里,同樣上演著不同情景的電信詐騙防范教育活動。同學們有的化身為狡猾的詐騙分子,有的化身為沉迷于游戲的小朋友,還有的則扮演溺愛孫輩、對網絡安全知識了解不足的老奶奶。通過模擬小朋友在家使用長輩手機時遭遇網絡游戲虛假交易的情景,讓學生們對如何正確使用網絡、防范電信詐騙有了更深的認識。


德興小學每周的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越來越受同學們喜愛。這些班會課定期圍繞“防詐騙、防暴恐、防欺凌、防性侵、防溺水”等關鍵主題展開,摒棄了傳統的教育說教方式,轉而采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如手勢舞、韻律操、情景模擬以及應急避險演練等,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



梅縣區德興小學 安全干事 張丹:“每學期不定期邀請梅縣區司法局的法治副校長和屬地程江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到我校開展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和演習活動,樹立起學生的防范意識。同時,學校安保人員每天都進行課間和課后巡邏,排查相關的安全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校園安全無小事,警校聯動是筑牢校園安全防線的重要舉措。為強化學生的心理與生理安全教育,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德興小學聯合程江派出所,面向六年級的學生及家長代表開展“防欺凌、防溺水、防性侵”主題知識講座。

民警余煒晨分別從識別并遠離危險場景、性侵可能會帶來的嚴重后果和緊迫性等方面向學生進行講解。通過觀看視頻、分析案例、互動問答等方式,讓學生了解了基本的性別常識,提高了防范性侵意識,學會了自我保護的技能。
程江派出所 警官 余煒晨:“增強我們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界限,尊重并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教會同學們識別哪些潛在的性侵風險;同時,我們也會加強和學校、家庭、社會的合作,開展聯合巡查、宣傳教育,我們也會定期到學校進行走訪,以及開展相關的課程。”
然而,學生的安全教育僅僅依靠學校和公安機關的力量也是不夠的。家庭作為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其角色至關重要且不可替代。因此,家長也應成為孩子安全教育的重要參與者和引導者。
梅縣區德興小學 學生家長:“我們會不定期地去觀察一下孩子的手機或者是電腦的瀏覽情況,或者是玩游戲的情況,詢問她在上網的過程中,有沒有遇見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如果這些情況存在的話,我們就會跟孩子分析。”
梅縣區德興小學 學生家長:“我們平時會跟他有日常的溝通,然后跟他說不能跟陌生人去偏遠的地方。”
安全大于天,責任重于山
在此,我們也希望各位家長朋友
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生安全教育的行動中來
與學校、社會一道
共同織就一張愛與責任的安全網
為孩子們的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記者:肖曉美 陳熠霖 梁詩瑩(見習)
責編:沈威 梁詩瑩(見習)
初審:陳熠霖
審核:張仕加 溫錫良
監制:羅梓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