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支持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等經營主體的融資難題,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東省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若干措施》,省財政2025-2027年安排60億元,以注入資本金、降費獎補和代償補償三種方式,健全普惠金融政策體系,助推廣東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更好發揮“增信、分險、賦能”作用。
目前,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已印發《廣東省政府性融資擔保專項資金實施細則》,細化扶持政策與支持標準,推動政策更好落地實施,引導財政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小微企業和“三農”等經營主體。
省市財政同向發力,增強融資擔保服務小微三農能力
根據實施細則,2025-2027年省財政每年注入省融資再擔保公司資本金15億元,3年合計45億元,著力構建省市聯動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注資機制,支持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發展。
其中,由省財政向省融資再擔保公司注入資本金后,由省融資再擔保公司向符合條件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同步注資。市縣通過各級財政適當安排注入資本金等方式,與省級資金形成合力,共同做大做強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升融資擔保機構服務能力。省財政支持每個地市扶持和培育一家“實力強、業務優、風控強”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集中力量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市場主體融資。
雙管齊下惠企減負,精準滴灌小微三農主體
同時,省財政3年安排政府性融資擔保降費獎補(含擔保費補貼和再擔保費補貼)和代償補償資金共15億元。通過降費獎補政策推動我省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的平均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不斷降低小微企業和“三農”等經營主體的融資成本。
對符合條件的省融資再擔保公司的再擔保業務和部分地市的直保業務予以風險代償補償,增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的抗風險能力,推動我省政府性融資擔保可持續經營。通過壯大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幫助緩解部分市場主體因抵押物不足、信用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融資困境,并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廣東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項財政支持政策,將顯著增強我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資本實力、風險抵御能力和業務拓展動能,預計將推動我省每年政府性擔保規模超過1000億元,緩解我省小微企業及“三農”等經營主體長期面臨的融資難題,為其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財政金融活水。
媒體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