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培育綠色產業、建設宜居家園、打造客都明珠”發展戰略,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堅持突出地方特色,發揮區位優勢,上半年農業生產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據統計,上半年我縣現價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22.34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種植業產值13.63億元,同比增長6.1%;林業產值0.79億元,同比增長6.1%;牧業產值6.30億元,同比增長4.1%;漁業產值1.34億元,同比增長7.7%,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0.27億元,同比增長9.9%。
一、總體情況及特點如下:
(一)糧食生產穩步發展
今年通過認真落實廣東省良種補貼方案,大力推廣五優308、T優528、天優華占、Q優6號等優質稻品種;全縣雜交稻推廣面積占總面積的96%,優質稻占85%以上。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縣早造糧食收獲面積為244411畝,總產達94342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2%和3.8%,水稻收獲面積187574畝,對比上年增長1.6%,總產達82429噸,比增4.0%;玉米收獲面積27328畝,總產7642噸,分別比上年增長0.5%和0.8%;大豆收獲面積29373畝,比上年減少3.3%,總產4346噸,比上年增長0.5%。春收糧食作物19839畝,總產4101噸,分別比上年增長2.38%和2.98%。
(二)經濟作物生產平穩發展
上半年,我縣經濟作物面積22.9萬畝,對比上年同期增長3.2%,其中花生收獲面積41266畝,總產7222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0%和13.4%;黃烤煙15726畝,比上年同期增長3.5%,總產2417噸,比上年增長25.6%;蔬菜收獲面積135979畝,總產259430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7%和6.9%;西瓜18473畝,總產33974噸,分別比上年同期減少15.7%和11.8%。上半年我縣水果生產繼續向優質化方面發展,繼續擴大新優品種紅心蜜柚的種植面積。據統計,上半年我縣水果產量為6.2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7.2%。
(三)豬禽出欄增加,但養殖效益不佳
受上年生豬養殖效益較好影響,生豬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提高,上半年,全縣生豬存欄量為24.4萬頭,比增1.9%,生豬出欄量為20.9萬頭,比增4.5%,但隨著生豬市場價格的下降,養殖效益受到了影響;上半年家禽存欄304.5萬只,比增2.8%,家禽出欄429.7萬只,比增4.4%。
二、存在問題
(一)農業投入依然不足。加之氣候不穩定,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二)農業組織化、產業化程度仍然較低。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影響技術推廣。
(三)農資價格持續上漲,生產成本增加。使農民收入增長受到壓制。
(四)農產品流通規模小、渠道單一。除金柚外,其他特色農業如臍橙、南藥等未真正形成規模,種植業整體效益未得到充分發揮。
(五)養殖業受市場價格影響大,從而制約生產發展。
三、加強農業生產的建議
(一)加強修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防御各種自然災害,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損害。
(二)保持畜牧業生產的健康發展。一是正確引導各種畜牧業的生產,合理調整養殖結構,保持養殖信息暢通。二是落實防控責任,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完善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三是推進現代化養殖模式,不斷調整和優化畜牧業結構。
(三)加強留守農村勞動力的培訓。進一步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提高科學種養能力。
(四)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擴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加大農產品深加工的力度。
(五)貫徹落實上級“三打兩建”重大部署,深入開展農產品和農資產品打假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農民利益,確保農業生產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