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實施“一園兩特帶動一精”發展戰略,認真培育發展幸福導向型產業,扎實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積極探索科學發展新路,努力克服整體市場經濟下行壓力,前三季實現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一、經濟運行基本態勢
(一)經濟增速穩中有進。前三季度全縣完成GDP 103.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95億元,比增6.4%;第二產業增加值43.83億元,比增13.9%;第三產業增加值37.84億元,比增8.2%。第二產業依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5%,拉動GDP增長6.7個百分點。三大產業比重分別為21.2: 42.3: 36.5。
(二)農業經濟保持穩步發展。前三季實現農業總產值35.69億元,同比增長6.2%。各類農產品產量增收明顯。全縣前三季糧食產量增長3.9%,蔬菜產量增長6.9%,水果產量增長8.1%,豬肉產量增長4.4%,家禽產量增長4.3%,魚類產量增長8.2%。
(三)工業呈現企穩回升。前三季全縣完成工業增加值39.4億元,增長13.8%,工業貢獻率達到57.2%,拉動GDP增長6.1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總產值93.44億元,同比增長15.8%。從輕、重工業來看,輕工業增長速度快于重工業,輕工業產值11.57億元,增長38.9%;重工業產值81.87億元,增長9.1%。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增長6.6%,集體企業減少46.3%,股份合作企業減少6.5%,股份制企業增長13.5%,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7.6%。
(四)“三駕馬車”帶動經濟平穩發展。一是投資持續高位增長。前三季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3%。其中:房地產投資8.48億元,同比增長79.4%;工業投資16.47億元,同比增長54.4%。二是消費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前三季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7%;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55.93億元,比增16.1%,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9.1億元,比增20.3%。三是外貿市場保持增長。預計前三季全縣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 34737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
(五)財政增長回升,金融運行平穩。前三季共實現一般預算財政收入6.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7%。前三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20.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6%;金融機構貸款余額52.84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17.6%。
(六)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前三季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7%;農民人均現金收入9363元,比增19.3%;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8158元,比增23.9%。
(七)物價指數環比下降。前三季全縣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1.8%,比上半年回落0.8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4%,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
二、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和問題
1、除了自身發展需求不夠平衡,政策調控也是關鍵因素,今年以來受內外需雙重減弱的影響,企業運行成本增大,整體效益下滑。1—9月我縣規上工業產值93.44億,比增15.8%,但與去年同期增速相比減少17個百分點。從總體來看,目前工業經濟增長仍主要依靠現有企業的自然增長,新生動力明顯不足。
2、房地產銷售市場今年首次出現負增長。1—9月我縣商品房銷售面積16.5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從長期來看,靠房地產救經濟也是“飲鴆止渴”的景象。
3、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步伐也有所放緩。前三季消費增速比增16.7%,與去年同期增速相比減少3個百分點;投資增速比增25.3%,與去年同期增速相比減少5.3個百分點;今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逐季增速分別是:+1.86%、+3%、+4.3%。
三、相應措施
1、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進程,盡快找準我縣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2、堅持對優勢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發揮我縣工業大縣的優勢;
3、積極引導小型立窯水泥廠的關閉轉型升級等工作;
4、切實貫徹落實有關宏觀調控的政策,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
5、由于目前消費難以在短期內被拉動起來,而外需也相對疲軟,為了保證我縣經濟增長,主要還是靠投資和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來拉動經濟。今年最后一季GDP能否回升,增加稅收、加大投資和刺激內需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