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梅縣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富民優先的理念,以發展農村經濟為著力點,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努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一、主要情況
2012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476元,同比增長20.5%,增速名列全市第一,已經超越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二、主要特點
(一)工資性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12年梅縣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270元,比2011年的5262元增加1008元,占總收入比重的54.6%,成為農村居民純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
(二)家庭經營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12年梅縣農村居民人均家庭經營收入3871元,占總收入比重的33.7%,比上年同期的3420元增加451元,增長13.2%。影響農村居民家庭經營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受農副產品價格上漲和各級財政惠農措施力度加大的影響;二是來自非農產業經營收入的增加。
(三)轉移性收入快速增長。2012年梅縣農村居民的人均轉移性收入993元,比2011年增長15.5%。其中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帶回的現金為671元,親友贈送的77元,家庭常住人口的退休金206元。轉移性收入快速增長的原因:一是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全覆蓋和養老金標準的穩步提高;二是近年來國家出臺的各項農業政策性補貼、農民被征用土地的補償金等。
三、存在問題
1、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面臨多重壓力。
2、工資性收入的增收壓力增大。
3、農業附加值依然不高,經營成本較高。
4、非農產業經營壓力凸顯。
四、建議措施
1、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充分利用梅縣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端種植業和養殖業,提高農副產品的質量和檔次。
2、大力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通過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規模化、高端化和品牌化水平。
3、大力開展農村非農產業的技能培訓。加快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