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國內國際經濟大環境,梅州綜保區以奔跑的姿態干在前面,堅持穩中求進,推動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亮麗的上半年“答卷”,實現進出口額20.43億元,比增219.8%,順利實現“雙過半”。
盛夏的梅州綜保區熱情似火、生機勃勃,處處洋溢著忙碌的喜悅。一邊是招商隊忙著與企業洽談,積極招引新產業新項目,另一邊是區內企業開足馬力趕訂單、忙生產、拓市場。
梅州綜保區管委會投資促進科副科長李軒:“上半年,我們不斷創新招商模式,拓寬引資渠道,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持續加大力度、聚焦精度、提升溫度,掀起了招商引資新一輪熱潮。今年新引進項目4個,目前區內落戶企業共32個。上半年共外出招商14批次,與90余家企業及行業協會進行深入交流,為深化合作和加速項目落地奠定基礎,同時,邀請130多家企業前來考察洽談,并保持了有效對接。”
在不斷開拓業務的同時,梅州綜保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活力。一方面,千方百計保障項目要素供給,“母親式”服務、“一對一”全流程跟蹤項目落戶,推動在談項目早落地、早開工。另一方面,及時為進駐企業紓困解難,逐步完善區內配套設施,讓企業安心發展。上半年,梅州綜保區共為企業解決難題16個,共為企業幫辦代辦政務事項18項,辦結率100%。
華大(梅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鄒錦基:“之前擔心招工問題會影響投產,綜保區管委會在了解我們的需求后,立即聯系相關部門,在鎮村開展宣傳活動,短時間內幫助我們招滿了員工,讓我們如期投產運營。4月份投產以來訂單一直穩定增加,目前已備案可生產的膳食營養品品種有70多種,公司已經增加了兩條生產線,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走進梅州國際陸港,同樣是熱火朝天,上百個集裝箱整齊碼放在陸港集裝箱作業區,一箱箱漂洋過海運抵陸港的貨物被快速輸送到各企業,而一個個滿載梅州特色產品的集裝箱也通過陸港奔向世界各地,這是梅州蘇區擁抱世界、銜接全球的生動寫照。走出去,也運進來,依托海鐵聯運,陸港為梅州及周邊進出口企業鋪就了一條綠色低碳、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廣州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總經理蔡旭臻:“海鐵聯運兼具快捷高效、運載量大、安全穩定、綠色環保等優勢,企業物流綜合成本可下降15%-30%,企業實實在在享受了‘港口就在家門口’的便利。目前陸港共有5條海鐵聯運路線,上半年,陸港的貨物運輸量持續穩定增長,共運輸1852個標箱,是去年試運行期間的近5倍。”
梅州綜保區與梅州國際陸港的政策和功能疊加,將優勢最大化,不僅有效推動綜保區的貿易量和陸港的貨運量雙提升,促進了大宗商品大進大出,也成功吸引了新項目進駐梅州綜保區及周邊園區投資落戶,暢通道、促貿易、引項目、聚產業的成效初步顯現,為梅州蘇區“融灣入海”、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蓄勢賦能。
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6月梅州綜保區完成進出口額約20.43億元,比增219.8%,增長率在全省13個綜保區中排第2,在全國160個綜保區中排第10。前6月進出口額在全國168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中排名135,較去年同期上升17位;約占全市進出口額的36%,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在全省綜保區占當地全市進出口總額比重中排名第1。上半年,梅州綜保區每月進出口額不斷攀升,對外開放平臺作用不斷凸顯,成為全市外貿保穩提質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