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化“雙百行動”與“百千萬工程”的背景下,廣州市荔灣區駐梅州市梅縣區畬江鎮工作隊(以下簡稱“駐畬江鎮工作隊”)與嘉應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以下簡稱“科技特派團“),聯合梅縣農業農村局,共同為畬江鎮的鄉村振興注入科技新動力。
科技賦能 精準幫扶顯成效
據了解,在梅縣農業農村局指導下,駐畬江鎮工作隊與嘉應學院科技特派團緊密合作,向廣東畬穗絲苗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捐贈了鴨苗、飼料和松針肥。同時,進行了稻鴨共生技術及松針肥優勢的詳細講解,實施了無人機松針Ⅰ號肥飛播作業。這一系列舉措,不僅豐富了畬穗公司的農業生態鏈,還提升了其農業科技水平,為旱稻種植示范基地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術合作 大刺鰍繁育迎來新突破
在福和生態園,駐畬江鎮工作隊、科技特派團和梅縣農業農村局共同調研了大刺鰍繁育基地。該基地是通過駐畬江鎮工作隊牽頭組織的企業互訪活動,從廣州花都引進的大刺鰍繁育技術在畬江落地扎根的成果,企業負責人房文評分享了大刺鰍繁育的成功經驗,目前已有4批魚苗成功孵化。面對后續生長管理、健康保障、市場銷售及推廣工作的挑戰,科技特派團將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工作隊也表示將全力支持福和生態園與科技特派團開展相關技術合作,開拓產品市場,共同推動大刺鰍產業的健康發展。
攜手共進 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提速
活動中,嘉應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偉庭表示,學院將繼續舉全院乃至全校之力,支持畬江鎮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工作。駐畬江鎮工作隊隊長朱北辰也表示,精準幫扶為助推畬江鎮企業發展和“百千萬工程”走實走深提供了強勁動力。雙方的緊密合作,不僅展現了科技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更為畬江鎮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注入了科技新動能。
據悉,通過精準農業科技幫扶行動,畬江鎮不僅解決了當地農業生產的實際問題,還引入了新的養殖技術,為畬江鎮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提供了強勁的科技支撐。駐畬江鎮工作隊與嘉應學院科技特派團的緊密合作,展現了科技在推動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標志著科技與農業的深度融合,為畬江鎮的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踐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