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正是夏收夏種的時候,前幾天,我們接到梅縣區南口鎮車陂村的村民劉叔來電,稱他們有了煥然一新的灌溉水圳,接下來一定會有好的收成,要為這背后給村民們送來“及時雨”的干部們點贊!
接到反映后,記者在梅縣區南口鎮車陂村長垅村民小組見到了劉叔,他指著旁邊的水渠告訴記者,這條水渠承擔著村里良田的灌溉重任,因為之前的“泥渠”容易積淤泥,而且長期使用后渠身已經開裂滲漏,村民們便委托他將問題反映給了南口鎮政府。
【劉叔:以前水抽上來路上就漏了不少,感到很心疼,全部都流回河里了,浪費了】
民之所盼,政之所為。得知該情況后,駐村工作組組長張利娟馬上召集干部奔赴車陂村實地勘察,摸清水圳損毀實情,制定出詳盡的維修方案,并同步向上匯報爭取資金支持。
【南口鎮車陂村駐村工作組組長 張利娟:這里是我們村種糧的主產區,種糧面積大概有一百畝,如果我們不把水渠修理好,對我們水稻的耕種影響是很大的,就有可能出現撂荒,我們解決了水的問題就肯定能夠保持糧食面積,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張利娟告訴記者,如果由村集體籌錢修繕這段水渠,力量就比較有限,只能一小段一小段解決問題,對口幫扶單位得知后,馬上提出了支持的計劃。從資金調配到工程隊安排,一系列措施以務實高效推進。整個修復工程僅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便高質量完成。新修的水圳不僅堅固耐用,更暢通無阻,把汩汩清泉精準送至每一片渴望滋潤的土地。
【廣州市荔灣區派駐南口鎮工作隊 隊員 孟昀佳:我們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水渠的修復項目作為今年車陂村的重點幫扶項目之一。撥款到鎮村的賬戶,由村“兩委”組織實施了這個水渠的修復項目,整體長度大概是兩百一十多米】【劉叔:全部都加固刷上了水泥,現在不會漏了,哪里需要就可以引到哪里,很好。點贊干部張利娟,她為我們修水渠做了好事情,我們看到不會漏水了都很滿意】
這條水渠的迅速修復,映照的是基層治理中“為民務實”的溫暖底色。在南口鎮干部爭分奪秒解民憂的背影里,“群眾利益無小事”從來不是空話;“看得見的獲得感”正是政府公信力最生動的注解。暢通的渠水,連通的不只是阡陌沃野,更是民心對政務高效、民心可暖的最質樸回應與期待。
【孟昀佳:可以說這個項目得到實施后,用小錢辦了大事,用小切口推動了大變化。有一百多戶農戶都受益了,確實解決了他們的耕田困難以及收入問題。接下來村里面有好的想法,我們工作隊都會聚焦他們急難愁盼問題,想辦法解決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