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醫療保障局的指導幫助下,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密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區委決策部署,狠抓醫療保障中心工作,堅持推進依法行政和醫保工作“兩手抓”,努力推動醫療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現將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法治建設責任
局黨組書記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高度重視法治醫保建設工作,成立了以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的全面依法治區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局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明確法治工作職責分工,牽頭研究部署醫保改革與醫保法治建設重點工作,將法治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定期聽取法治建設工作情況匯報,推動法治建設工作與醫保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確保法治政府建設各項要求同醫保業務工作實現融會貫通,提升工作實效。
(二)扎實開展學習,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領導干部帶頭學法。通過堅持個人帶頭自學和領導干部集體學法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和黨課重點課程,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學習、模范踐行。嚴格落實“第一議題”、“書記講黨課”、黨員干部大會、黨支部學習會等制度,強化干部職工的法治意識,把開展法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統一起來,提高依法行政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是組織干部職工學原文、悟原理。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作為日常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堅持法治教育與業務學習同步推進。充分運用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系統、廣東省干部培訓網絡學院、學習強國APP等平臺,組織干部職工積極學法用法,參加廣東省 2024 年度全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統一考試,參與率、優秀率均為100%,有效提升依法行政的意識和水平。
(三)完善制度建設,規范行政權力運行
一是嚴格落實“三重一大”制度。局領導班子始終將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黨內監督的重要抓手,持續規范權力運行;聘請法律顧問,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重大行政決策中的積極作用,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確保行政決策規范、高效。
二是主動落實政務信息公開。嚴格落實“三審三校”制度,認真做好醫療保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加大政策解讀力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發揮正面引導作用,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三是落實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考核制度。通過舉辦全區醫療保障管理服務能力提升培訓班,組織學習醫療保障領域行政執法法律法規,順利完成本局干部 2024 年度行政執法證換證工作,有效提升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素養和法治意識,規范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為進一步加強醫保隊伍建設、提升醫療保障行政執法效能提供有效保障。
(四)加強法制宣傳,提升群眾法律意識
一是積極開展普法活動。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將普法貫穿到醫保工作全過程,結合“創文”掛點社區幫扶工作和業務開展實際,定期組織干部職工到社區開展醫保普法宣傳活動,不斷加大對醫保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力度,通過給人民群眾講解法律法規和醫保政策,引導全社會增強法治醫保意識。
二是開展基金監管主題宣傳月活動。開展了以“基金監管同參與·守好群眾‘救命錢’”為主題的醫保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活動,擴大醫保法治宣傳覆蓋面,進一步強化了定點醫藥機構和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營造了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圍。
(五)推進依法行政,維護醫保基金安全
一是開展醫保基金使用管理稽核調研。為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持續加大醫保基金監管力度,切實管好用好人民群眾的“保命錢”、“救命錢”,于6至8月開展了2024年梅州市梅縣區定點醫藥機構醫保基金使用核查工作。通過“大數據篩查+現場核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區內定點醫療機構開展了開展全覆蓋核查,追回醫保基金248.54萬元,深化了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
二是依法依規開展行政執法工作。根據日常監管方案,我局對轄區內4家定點醫藥機構開展了行政檢查,對日常醫保基金使用、醫保個人賬戶刷卡、員工參保等情況進行了檢查,進一步規范了定點醫藥機構使用醫保基金等行為。
三是落實醫保基金監管聯席會議制度。于4月8日聯合公安、衛健、審計、市場監管部門召開了聯席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全國2024年醫保基金違法違規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會議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關于辦理醫保騙保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法發[2024] 6號)精神,交流了各部門醫保基金監管相關工作情況,分析了當前全區醫保基金監管形勢,對2024年醫保基金部門聯合監管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
四是開展醫保信息化工作。貫徹上級醫保部門要求,積極組織相關定點醫療機構接入醫保基金事前智能審核模塊,推動基金監管工作關口前移,構建貫穿“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線上+線下”相結構的新型基金監管工作機制;組織定點醫藥機構開展接入藥品耗材追溯碼功能模塊,逐步實現全量采集,為基金使用構筑新的技術防線。
五是進一步規范零售藥品價格。根據《“上網店,查藥價,比數據,抓治理”專項行動》要求,對轄區醫保定點零售藥店銷售的藥品價格進行現場巡查及比價,督促存在藥價異常的定點藥店調整藥價至合理水平,其中單價降價最高達116元,降幅最大達55.48%。
(六)優化經辦服務,推進法治惠民便民
一是積極推動醫保服務下沉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梅縣區首批廣東“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全部納入醫保便民服務點建設范圍,下放醫保經辦政務服務事項至鎮村分別達35、24項,賦予典型鎮、村區級行政職權公共服務11項和13項,開通我區309家村衛生站的梅州“村醫通”醫保結算,打造足不出村、網格化服務、一站式聯辦等便民服務模式。
二是深入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及省醫保局2024年度醫保“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相關工作,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集成化服務。
三是持續推進經辦服務標準化、信息化、便利化。通過進一步壓縮生育保險報銷費用辦結時限,推進糖尿病、高血壓等5種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優化線上參保繳費、查詢服務便捷度,不斷優化醫保經辦服務流程,為群眾就醫報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上級醫保部門、區委、區政府和群眾的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是普法宣傳內容、形式新穎度不夠。宣傳內容與案例結合較少,多為政策普及,宣傳形式更多停留在擺攤宣傳、派發宣傳資料、宣傳橫幅、印制海報和制作宣傳欄等傳統形式上,在互聯網、多媒體等平臺的運用力度有限,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一定程度影響了宣傳效果。
二是法治建設隊伍力量有待加強。我局組建時間相對較短,行政執法人員不夠充足,區內共有290多家定點醫藥機構,大多分布于各個鄉鎮,監管工作呈現出線長、面廣、量大的特點,日常監管任務較重,對日常監督檢查中的執法力度、成效以及醫療保障工作的長效發展有一定限制。
三是基層醫療保障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需進一步提升。基層經辦設備設施較薄弱、經費保障不夠,加上鎮村醫保經辦專業人才匱乏、技術力量薄弱,醫保服務下沉鎮村還需進一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來,我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加強法治醫保建設,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升依法決策和依法行政水平,為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一)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切實發揮黨組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主要負責同志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全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落實落地落細。
(二)持續加強基金監管力度
持續開展基金監管主題宣傳月活動和基金監管專項整治工作,落實醫保基金監管聯席會議制度,持續強化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推進醫保電子憑證覆蓋面、醫保基金事前智能審核、藥品耗材追溯碼采集等信息化建設,為進一步維護醫保基金安全構筑新的技術防線;有序推進醫藥采購和價格管理工作,加強監督和指導,落實價格監測機制,規范醫療機構采購行為,營造“公平交易、誠實守信”的購銷環境。
(三)全面提升醫保服務水平
一是持續推動醫保便民服務下沉鎮村,加快推進“百千萬工程”醫保便民服務點建設工作,全面推進普通門診醫保報銷鎮村一體化工作;鞏固“村醫通”工作成效,不斷提高醫保基層服務的可及性、便捷性,不斷增強參保群眾醫保獲得感、幸福感。二是持續推進經辦服務標準化、規范化進程,努力提升經辦綜合服務能力水平,更好服務參保群眾,為打造全區優質高效營商環境貢獻醫保力量。
(四)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進一步落實普法責任制,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及醫療保障工作實際,不斷深化宣傳內容,創新宣傳載體和形式,針對不同群體,開展生動、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提升干部職工、定點醫藥機構及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營造和諧穩定的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