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克輝(1913—1994),梅縣西陽鎮古田村人。出生于泰國曼谷。幼年回鄉,就讀于西陽公學。1926年在梅縣東山中學讀書時,受革命思潮影響,參加中共領導的新學生社梅縣分社組織,為學潮領導人之一。1928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考人廣州國民大學政治經濟系。1931年在廣州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冬東渡日本,翌年春考人日本大學商經系。1935年在東京參加中國農工民主黨。在日本期間,他加入了郭沫若領導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座談會,積極參加社聯活動。1937年獲得碩士學位后回國,在上海參加創辦引擎出版社。同年秋以救國會身份回梅縣任西陽中學校長,并參加共產黨同情小組,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從事統一戰線工作,積極組織師生下鄉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40年兼任梅縣《民報》負責人。
1941年丘克輝離開西陽中學到曲江參加中共華南分局廖承志、連貫、喬冠華領導的僑興行工作,他利用商行副經理的身份,參與了對鄒韜奮、茅盾等一大批流亡在香港的抗日文化人士的秘密大營救。1942年在廣東代表農工民主黨參加中國民主建國同盟。1946年9月參與籌建香港達德學院并出任教授。從1944年春至1949年夏,丘克輝先后任民主同盟粵東工委兼文教委員會主任,民盟廣東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主任秘書,民盟南方總支部委員會委員兼聯絡委員會副主任,民盟香港總部宣傳委員等職。
1949年6月,周恩來邀請在香港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主要成員和知名人士北上共商國是,丘克輝是其中的一員。他們到達北平后,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并參加了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民盟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兼中央宣傳委員會委員、農工民主黨北京市委委員、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委員、農工民主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1950年2月任交通部辦公廳編譯宣傳主任。他主持創建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并任負責人兼總編,后任副社長。1954年他主編的《新中國交通運輸業》,是新中國第一部總結交通運輸的專門論著。
1962年10月至1980年7月,丘克輝任交通部參事室參事。1980年至1989年12月任人民交通出版社顧問。1989年12月離休。還任了燕京國際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老齡福利研究會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長、香港《經濟與法律》出版社顧問、北京泰國歸僑聯誼會常務理事。1994年4月28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