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增(1892—1911),字能益。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世居梅縣松口蟹形周屋。性剛直,善技擊。15歲時棄學從商,隨父在松口經營木材廠。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周增到同盟會員謝良牧、溫靖侯、姚雨平開設的“公裕源米店”(同盟會秘密通訊聯絡機關)幫理店務,并加入同盟會。當姚雨平、張碌村、溫靖侯在松口溫氏精廬創立“松口體育學堂”時,他亦去幫理后勤工作。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廣州起義前夕,謝良牧向統籌部入集敢死志士30多人,組成先鋒隊,周增為敢死隊員,隨隊赴廣州。抵穗后,分駐天香街三眼井,待命舉事。29日晨,因經理員饒輔庭事泄,清吏大搜黨人,有同盟會員到三眼井告知事泄消息,囑暫避,周增因屋中多貯槍枝彈藥,力主堅壁嚴守。未幾,清兵果至,周增手持菜刀,與黃克強部8人并力拒敵,血刃清兵數人。無奈寡不敵眾,力盡被執。周增被捕后,在獄中堅貞不屈,審訊時,義正詞嚴,痛斥清廷之腐敗。夏歷四月初與饒輔庭一起在廣州東較場英勇就義。年僅20歲。尸體為革命黨人收殮,后送黃花崗與諸烈士合葬。南社詩人、愛國志士饒集蓉曾有詩贊曰:
矯矯周君赴國殤,長弘碧血染珠江,
生經白刃頭方貴,死在黃花骨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