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娘酒,是一種糯米酒。客家米酒主要原料是大米或玉米,以天然微生物純酒曲發酵而成,不加酒精和任何添加劑,是純天然綠色飲品,可以直接飲用,也可與雞等一起煲。有活氣養血、活絡通經、補血生血以及潤肺之功效。
米酒的主要原料是大米或玉米,以天然微生物純酒曲發酵而成,含有40%以上葡萄糖、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有活氣養血、活絡通經、補血生血以及潤肺之功效。 釀制后口味香甜醇美,營養成分更易于人體吸收,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進食欲,有助消化。是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補氣養血之佳品。 我國許多地方都有給坐月子的產婦、大病剛愈者食用米酒的風俗。米酒還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進血液循環、潤膚的功效。 米酒適宜范圍很廣,一年四季均可飲用。
客家娘酒是一種糯米酒,娘酒釀造過程:
1、首先要將糯米用水泡透,然后瀝干水
2、然后將瀝干水的糯米放入大鍋里,再放進適量的清水。然后蒸成飯,用客家話說就是 娘飯 , 娘飯 金黃金黃的,粘粘的,聞起來特香。
3、把蒸好的 娘飯 弄出鍋,等 娘飯 晾到一定溫度時,把事先買好的酒餅(主要起發酵作用)、紅曲(主要起調色作用)按一定的比例放入,然后把 娘飯 放入酒缸里發酵,一般還要加些白酒進去,上面蓋上蓋。再在蓋上放些稻草(現在一般用棉被,具體要視氣溫而定)等保溫材料。
4、數天之后, 娘飯 便發酵到一定程度,這時一般釀制者可以嘗嘗味道怎樣。如果認為發酵已經恰如其分時,便可用 酒篩 把酒弄進 酒甕 里。把 酒甕 用草皮封好,再在 酒甕 周身涂上稀泥(起保護酒甕的作用),然后放入火堆中(暗火)煮,一般是要把酒煮沸幾次(要事先備些冷酒,防止煮沸酒漏出來)。有些人還加些補藥進去煮,當然這個屬于個人喜好了。取出來后四鄰五舍都可以聞其香。剛做好的酒要端給親戚、鄰居嘗新的,恰巧碰到路人,也要請他喝的。
5、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等 酒甕 冷卻之后放在鋪好的紅磚上面,弄些稻草灰在甕腳處。客家娘酒就釀制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