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區地處廣東省東北部,總面積2482平方公里,人口有59萬人,旅居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近100萬人。梅縣區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原中央蘇區縣,素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足球之鄉”的稱譽,近年還被國家授予“中國旅游強縣、中國金柚之鄉、中國民間藝術(山歌藝術)之鄉”和“全國綠化模范縣”等殊榮。
梅縣區始建于南北朝,時稱程鄉縣,北宋開寶四年改稱梅州,明代撤梅州復設程鄉縣,清雍正十一年升為直隸嘉應州,民國元年撤州改設梅縣,1983年改設梅縣市,1988年撤市分置梅縣和梅州市梅江區,2013年梅縣結束縣治,改設梅州市梅縣區。
梅縣區山清水秀,風光迷人,名勝古跡、自然生態、人文景觀不勝枚舉。有國家5A級景區雁南飛茶田景區、國家4A級景區葉劍英紀念園、雁鳴湖旅游度假村、靈光寺旅游區,還有梅縣區新城文體中心、人民廣場及南口麓湖山文化產業園等眾多景點。傳統的客家美食、美味佳肴、雁南飛茶田景區的客家藝術團的表演等等讓你陶醉,流連忘返。
中國旅游強縣---梅縣區歡迎您!

梅縣文體中心
位于梅縣人民廣場側,占地面積9850平方米,建筑面積22136平方米,總投資4億多元。按國際標準比賽場館設計建設,并采用客家全圍龍式的建筑風格,圓形建筑直徑達11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圓形建筑,可容納觀眾6000人,是一個集比賽、大型演出、會展和行政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工程于2010年12月動工建設,自去年1月建成以來,先后舉辦了全市6000多人參加的會議、客家講壇、總政歌舞團演出和迎新春聯歡晚會等多次大型活動,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也就在這里舉行。現梅縣文體中心也是梅縣行政服務中心、會展中心,目前有縣體育局、縣綜合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和全縣行政審批辦事窗口部門在其中辦公。

曾憲梓體育場
曾憲梓體育場與梅縣文體中心前后相接,并與梅縣人民廣場、梅縣公園連為一體,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觀眾座位2萬個,建設資金約2.8億元。其中,曾憲梓博士捐資1500萬元。曾憲梓體育場按國際標準比賽場館設計建設,工程于2010年12月動工建設,去年1月建成,是梅州市目前功能最完善、設施最先進的體育場。去年2月成功舉行的梅州市“廣州富力·李惠堂賀歲杯”足球邀請賽成為該體育場的首場比賽,今年2月又成功舉辦了富力球王賀歲杯足球賽;體育場建成以來,成功招約東莞南城足球隊作為2012年中國足球協會乙級聯賽的主賽場,已成功舉辦了6場比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球隊和球迷來梅觀看比賽,提高了梅縣知名度。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夢里客家”大型文藝晚會和今年1月8日晚舉行的譚泳麟演唱會也是在這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