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注定是梅縣區建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2013年10月,梅縣撤縣設區,隨之帶來一場大手筆的城市擴容提質行動。夯基礎、優環境、引項目,梅縣區的城市建設規模和建設水平在新一輪的發展中實現了質的飛躍,變得更宜居宜業,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安康。
梅縣區擴容提質后引進的大項目之一 mdash; mdash;梅州富力城。這個占地千畝的住宅區規劃了沿街店鋪、六星級會所;配套了幼兒園,開發了3萬平方米的中心大湖,設置了兒童娛樂園地。開發一座城市,不僅僅是蓋幾座樓。梅縣區一手抓擴容,一手抓提質,圍繞著人口素質、城市設施和人民生活等方面,一批高標準、高規格的城市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民生項目等建起來了。經過兩年時間的打造,占地400畝,集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于一體,擁有5000個優質學位的公立學校 mdash; mdash;梅縣外國語學校投入使用了。名醫也近在咫尺。按三級甲等標準建起的粵東醫院,不僅有先進的醫療設備,還有中山三院的專家團隊進駐,帶來前沿的診療技術。
梅縣區還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環境,把曾經荒蕪且環境差的程江河河堤打造成生態休閑帶。如今,閑來行走于梅縣新城親水公園,清水在旁,綠樹在側,蟬鳴鳥啼,花紅柳綠,是多么愜意舒適。走著舒服,騎著也快樂。遵循建設 山水城市 理念,梅縣區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倡導綠色環保、低碳出行。
乘著城鎮化的東風,錦發商業廣場、客家新世界等一批城市綜合體也拔地而起,衣食住行樣樣方便,吃購游娛樣樣齊全。筑巢引鳳,是城市發展得以延續的核心。按照 科學規劃、產城聯動、滾動發展 的理念,梅縣區把發展的目光聚焦到城市產業發展。投資80億的錦繡國際建材家居商業城首期項目去年10月開業,不少入住商戶嘗到了甜頭。除了錦繡國際,汽車文化城、超華科技總部、以客商銀行為主的 眾創金融一條街 、藝展中心等項目也緊跟著落戶或建成。如今,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文化教育、醫療保健、汽車商貿、家居建材、電子商務等產業迅速發展。喜之郎、紅星美凱龍、金利來、鐵漢生態、棕櫚股份 hellip; hellip;一批批知名企業集團紛紛進駐。
目前,梅縣新城建成區面積已達20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8萬人。 十三五 新開局,梅縣區更是提出了構建梅縣新城、雁洋新城、畬江新城、槐崗新城和葵崗新城五城聯動發展格局,促進城區、園區、產業同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