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19日召開的梅州市進一步加快振興發展工作會議上獲悉,梅州市在2015年度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評估考核中喜獲全省總分第一。而梅縣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要求,搶抓“兩大政策”機遇,扭緊“三大抓手”,圍繞“一區兩帶”,著力優化投資環境,大力推進項目建設,獲得2015年度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評估考核總分94.54分全市第一的殊榮,為梅州振興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據了解,去年以來,梅縣區大力優化產業發展平臺,產業園區的交通、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孵化園、畬江醫院、學校相繼開工建設;綜合保稅區申報建設有序推進。新引進的航鑫科技首期、BPW(梅州)車軸六期、博森光電首期等項目投產見效,安盛華珠寶加工項目即將投產,有信達保稅物流、中新汽車零配件、盈方創投、廣鐵國際物流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同時,梅縣區還著力完善新城公共配套和產業項目建設。梅縣新城、槐崗新城、葵崗新城、雁洋新城和畬江新城“五城”聯動發展。目前,新城重點項目竣工15個、總投資64億元,在建25個、計劃投資354億元,近期擬動工13個、計劃投資63億元。其中,富力城、錦繡國際、寶麗華集團和金利來總部等項目正快速建設。此外,梅縣區結合區域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圍繞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帶建設,積極發展全域旅游,把區域內的青山綠水、田園風光、名鎮名村和人文勝地與景點景區串珠成鏈,啟動了“國際慢城 #8226;雁洋新城”提升工程。古梅夢景、麓湖山、九龍嶂紅色旅游、新南灣等旅游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雁洋躋身“2016中國十大美麗鄉鎮”排行榜。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梅縣區統籌考慮產業集聚區、梅縣新城與高速、高鐵、新機場的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快速綜合交通體系。客都大橋連接線、梅畬快線、進城大道建設扎實推進;梅汕高鐵、梅平高速、東環高速和葵崗互通、S223線雁洋至松源出省快線建設前期工作有序推進。
在招商引資方面:梅縣區創新招商模式,采用產業招商、以商引商、鄉賢招商等方法,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去年引進5000萬元以上項目43個、計劃總投資24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新簽約項目18個,計劃投資92.25億元;洽談項目26個,計劃投資104.9億元。在扶持現有企業發展方面,梅縣區加強“政銀企”合作,出臺助保貸、貸款貼息實施辦法,撬動銀行信貸規模,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并出臺上規模獎勵辦法、建筑企業資質晉級獎勵辦法、上市(新三板)扶持等辦法,去年扶持3家企業上市,今年力爭8家上市,其中3家已上報審批,5家近期可上報。
去年,梅縣區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本級稅收總量均在粵東西北12個市74個縣(區)中排名第二位,成為粵東西北2015年度“經濟振興指數”榜單唯一公共財政總量和增速兩項指標均進入前十名的“雙十強”縣區。
不忘初心 奮發有為 在振興發展道路上加速前行
在梅州市進一步加快振興發展工作會議上,區委書記張文廣代表區委區政府作了發言。他表示,梅縣區各級各部門將按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和這次會議的部署,敢于擔當,抓好落實,全力爭當振興發展排頭兵。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梅縣區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1至6月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38億元,比增20.6%;稅收15.35億元,比增26.4%。接下來,梅縣區將按照市委書記黃強,市委副書記、市長譚君鐵在振興發展會議上的指示精神,準確判斷經濟形勢、把握發展態勢,認真落實好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聚焦重點、集中發力,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個關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質量強區戰略,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扎實有效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深入推進精準脫貧,統籌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持之以恒推進重點民生改善。結合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按時保質完成重點項目、重點工作各項任務。繼續扭緊“三大抓手”,抓好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促經濟增長。繼續狠抓平臺建設、技改升級和招商引資,激發工業發展新動能。結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挖掘消費潛力。完善縣域基礎設施,發展縣域主導產業,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培育壯大縣域經濟。切實改善就醫、就業、就讀和社會保障條件,努力補齊社會和民生短板。推進改革創新,匯聚發展要素,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環境,切實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力爭全年振興發展考核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