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梅縣區搶抓國家和省政策機遇,圍繞“一區兩帶”工作部署,突出“政策優惠、功能配套、模式創新、平臺建設”四大招商理念,確保重大項目引得進,留得住,做得強。今年前三月,梅縣區引進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39.5億元;正在洽談項目4個,預計投資總額50億元,招商引資實現開門紅。
出臺優惠政策 全力招商引資
近年來,梅縣區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全力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去年,梅縣區引進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43個,計劃總投資240億元;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梅縣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32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48.05億元;全面完成市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獲評“2015年全市招商引資優秀等次”。
今年以來,梅縣區先后研究制定了《梅縣區個人(單位)招商引資獎勵暫行辦法》和《梅縣區企業上市(新三板)持扶實施細則》等8個激勵政策;投入8000萬元企業融資“助保貸”風險擔保基金,安排5000萬元用于企業貸款貼息,撬動合作銀行8億元的信貸規模;將全區30多家企業列為上市重點培育對象,力爭在去年成功培育3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基礎上,今年再培育8家以上企業上市。
完善功能配套 推動集聚效應
梅縣區以“三園合一”思路規劃總面積61.2平方公里的城東白渡產業園、畬江產業園和水車產業園,計劃投入20億元推進集聚區基礎設施、道路、管網和醫院學校等公共配套項目建設,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目前,集聚區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學校醫院等配套項目已經動工建設,已簽約中新集團汽車零部件制造、廣鐵國際物流、深圳有信達集團保稅物流等9個項目;保稅區申報工作有序推進。
此外,梅縣區扎實推進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帶建設。目前,棕櫚園林與雁鳴湖合作項目進展順利;南壽峰健康文化產業園、中國收藏文化示范基地、新南灣水岸游樂休閑中心等加快建設;雁洋松口梅江水系旅游項目力爭9月份動工。
創新招商模式 增強招商實效
梅縣區創新招商模式,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內引外聯的招商模式。每個招商項目從洽談到落地,由一名領導跟蹤服務到底,解決企業投資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據了解,梅縣區圍繞主導產業招商,以機械裝配、電子信息等產業為主導,瞄準上下游產業鏈開展招商,并以鴻榮重工、BPW車軸等為龍頭,促進配套產業集聚進駐園區;以商引商招項目,借力增城幫扶梅縣的機遇,引進中新集團和盈方創投集團,創新土地開發與項目落地相結合模式,著力引進更多汽車零配件和新型電子加工企業落戶園區;開展鄉賢招商,加強與深圳梅縣商會等在外商會的聯絡溝通,促成深圳有信達集團、安盛華珠寶加工、康立醫療器械等一批品牌企業回鄉投資。
構建招商平臺 提升營商環境
梅縣區以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梅縣集聚區、嘉應新區梅縣新城起步區、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游產業帶為主戰場,著力構建招商平臺。
今年,梅縣區將推動梅縣新城、槐崗新城、葵崗新城、雁洋新城和畬江新城“五城”聯動發展;推進富力城、錦繡國際、寶麗華與金利來經濟總部及客商銀行等銀企組成的“眾創金融一條街”和足球產業基地等一批城市綜合體建設;圍繞雁洋被列為廣東省新型城鎮化“2511”試點,加快動工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及醫院、學校等公共配套項目建設。此外,該區力爭上半年完成梅汕高鐵、梅平高速、梅畬快線的征拆等前期工作,9月底前動工建設S223線雁洋經松口至松源快速出省通道,努力提升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