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手告別“十二五”,迎來全新的“十三五”。梅縣區作為梅州市“一區兩帶”建設排頭兵,2015年,全區稅收實現31.47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5億元,總量、增量繼續在全市保持領跑地位,在粵東西北74個縣(區)中排名前列。一個個國家級榮譽稱號,一串串詳實有力的數據,一幕幕現實生活中的變化,都為梅縣區“十二五”的完美收官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梅縣區在壯大實體經濟、增加經濟總量的同時,特別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通過調整經濟結構、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和招商選資等措施,給全區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15年梅縣區稅收總收入31.4735億元,同比增收4.1286億元,增長15.1%;其中,國稅完成10.3071億元,同比增收1.3272億元,增長14.78%;地稅完成21.1664億元,同比增收2.8014億元,增長15.2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21.4982億元,同比增收 3.4914億元,增長19.39%。
以上數據,有力地說明了梅縣區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近年來,梅縣區委區政府扭緊“三大抓手”,優化營商環境,全力加快振興發展。梅雁吉祥、寶新能源、超華科技、集一建材、嘉元科技、驊鋒科技等公司陸續上市,華銀集團、振聲科技、BPW梅州車軸、卡萊輪胎等龍頭企業加快發展,一大批大項目和知名品牌先后落戶,有效增強了經濟發展后勁。據統計,去年梅縣區引進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招商落地項目43個、計劃投資總額240億元。
同時,梅縣區加快推進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梅縣集聚區建設。目前畬江產業園內正在全力申報梅州綜合保稅區,申報材料已由國務院批轉海關總署,按程序加快推進;深圳有信達保稅物流項目、中新集團汽車零部件、現代創業孵化中心、廣鐵現代物流園以及配套的醫院、學校等一批項目正加快建設。城東白渡產業園現已有34家企業落戶,航鑫科技、博森光電項目首期、BPW(梅州)車軸六期先后投產,一批項目正加快推進,為梅縣區振興發展不斷增添新動力。
此外,梅縣區還積極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利用騰退的機關辦公樓辦起電子商務產業園,目前整個園區內已有85家電商企業落戶,交易額超20億元。2015年底,梅縣區電子商務產業園還被定為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文/危健峰 程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