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筑巢引鳳到以鳳引鳳
——梅縣區委書記張文廣談以商引商促發展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來儀。完善的基礎設施、逐漸拉開的城市骨架,讓梅縣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投資環境好了,自然有鳳來儀,而我們也開始從筑巢引鳳向以鳳引鳳的方向在轉變。”在梅縣區委書記張文廣看來,隨著機電裝備制造、商貿物流、電子信息以及新能源等產業的集聚成群,梅縣區要努力成為大商企的聚集地。
“我們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突出領導招商、產業鏈招商、鄉情招商,引進了一大批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大項目。”張文廣說,企業落戶,我們不僅為企業提供“保姆式”的服務,也大力扶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近年來,該區不斷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梅雁、寶麗華、超華等骨干企業做強做大,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同時,增加區財政的扶持資金投入,協調銀信部門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出臺優惠政策,加強政銀企合作,出資8000萬元作為企業融資“助保貸”風險擔保基金和貼息,撬動合作銀行8億元的信貸規模。目前,梅縣區共有上市公司3家,有29家企業列入“培育上市名單”,力爭年內有5家企業在“新三板”上市。
“有了大項目、好項目的落戶,勢必能引來更大、更好的項目進駐,實現以鳳引鳳的良性循環,推進豐華興梅原中央蘇區綠色發展示范區梅縣集聚區的快發展、早見效。”張文廣說,梅州富力城、喜之郎錦繡國際的落戶,大幅提升了梅縣新城的城市建設檔次,而有些企業在投資過程中也看到了梅縣發展的后勁,再次加碼。比如富力地產計劃投資70億元在水車開發建設生物島項目。據統計,去年以來,全區引進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51個,計劃投資160.9億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引進項目21個,計劃投資總額27.4億元。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
“西部”崛起 備受矚目
富力城、錦繡國際、粵東醫院、外國語學校等項目的進駐,讓梅縣區西片區迅速成為嘉應新區的耀眼明珠。“到了梅縣區,我們才發現梅縣的潛力如此巨大。”錦繡國際的常務副總經理馮湘君感慨地說,隨著交通、城建和產業發展,梅縣區將進入一個建設發展的高潮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土。
大商企的盛贊,是對梅縣區多年來著力“練內功”的最大鼓舞。作為建設豐華興梅原中央蘇區綠色發展示范區的主陣地,梅縣區緊緊扭住“三大抓手”,堅持“科學規劃、產城聯動、滾動發展”的理念,在加快振興發展中積極爭當“排頭兵”。上半年,全區實現GDP 76.59億元,增長9%。1—7月份,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1%,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43%以上。
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的第六期廠房已進入內部設備安裝階段
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檢查銅箔的表面處理情況
“三園合一”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產業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心骨,正在梅縣區強勢推進:建設中的畬江現代創業孵化園、水車生態產業園、城東白渡產業園“三園合一”,為該區的產業集聚發展提供了足夠的陣地。
“我們在畬江爭取規劃了4.5平方公里,建設綜合保稅區、創業孵化園和現代鐵路物流園,培育發展裝備制造和保稅物流等主導產業。”梅縣區相關負責說,目前,保稅區2.52平方公里已委托北京專業公司完成可研報告,爭取2016年國務院批復。首期700畝用地正加快“三通一平”建設,一級開發基礎設施將引進太平洋建設集團以PPP模式開發,與臺灣光寶集團、三希科技集團、國威電子、BPW車軸等企業入駐項目也正在洽談當中。同時,引進廣鐵集團投資10億元建設占地1000畝、貨物收發量800萬噸的現代鐵路物流園。創業孵化園也完成了規劃設計方案,正全力跟進與中新集團汽車零部件、用友網絡大數據中心、嘉元銅箔研發檢測中心、金雁銅產品研發中心、振聲科技等項目的引進。
此外,該區還在水車規劃13平方公里,引進富力集團計劃投資70億元開發建設生物島項目,重點發展高端生物醫療、休閑旅游養生和長壽產品研發等主導產業。首期規劃8平方公里的城東白渡產業園將著重培育發展裝備制造、新型電子和新材料等主導產業,現園區有34家企業落戶、25家企業投產。
“如今,我們已逐漸形成了機電裝備制造、商貿物流、電子信息以及新能源四大支柱產業,并力爭用三至五年把這四大產業打造成產值超百億元的產出,促進集聚區產業‘集群’效應。”該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今年上半年,集聚區工業總產值37億元,增長32.8%。
錦繡國際自3月份動工后工程進展迅速,一期占地30萬平方米的家居博覽中心將于2016年春節前竣工。
17個億元項目
帶旺梅城“西部”
一年前,梅州富力城開盤,僅兩小時便勁銷5億元,創下了國內房產日銷售額的歷史。幾乎是同一時間,以粵東地區乃至全省最先進的信息系統、物流系統、遠程會診系統和醫療設備服務周邊地區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也啟用部分科室。一時間,梅縣新縣城這個梅州城區的“西部”備受矚目。
“嘉應新區起步區8平方公里位于梅縣西片區,我們在抓好控制區規劃的同時,堅持以產興城、產城聯動,總投資320億元的17個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正在推進。”該區相關負責人說,除了14平米公里的梅縣西片區,該區圍繞汕梅高鐵梅州南站建設,謀劃20平方公里的葵崗和14平方公里的槐崗城市發展區,將新城規劃區面積由25平方公里擴展至40平方公里,拉開城市骨架。
梅縣區劍英大道延長線及客都大橋連接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現場
34個交通項目
打通城市脈絡
產業要發展、城市要擴容,交通需先行。今年,該區全力推進境內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在內的概算投資1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1.9億元的34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規劃建設。去年至今,交通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5.7億元,現境內的濟廣高速公路已完成路基工程,梅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梅畬快速干線計劃9月動工,G205國道至白渡梅州坑快速道路正加快推進,城區至各鎮村公交線路爭取8月底開通。
(圖/連志城 翁尚華 許國義 文/羅娟娟 翁尚華 許國義 黃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