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華興梅產業集聚帶現代創業孵化園位于廣東豐華興梅原中央蘇區綠色發展示范區核心區的中心位置,總用地面積4.5平方公里(6750畝),其中符合國土規劃的用地面積為2.14平方公里(3210畝),不符合畬江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面積為2.36平方公里(3540畝),正在進行有條件建設用地區規劃調整修改440畝。 
梅州博森光電產業園 畬江、白渡、水車產業園“三園合一”,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實體電商“兩手”抓,打造完善的產業鏈條。2015年以來,梅縣區利用產業基礎優勢和地理規劃優勢,在注重優化產業結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商品產銷和商貿物流的產業鏈條,同時聚焦產業群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據統計,2015年來,梅縣區規模以上七大工業支柱產業完成產值62.73億元;新引進項目21個,計劃總投資27.4億元,同時還將培育29家優質企業到新三板掛牌,發展成效不斷顯現。 大手筆規劃構筑發展平臺 在謀求平臺發展的道路上,梅縣區高度重視發展平臺規劃,在利用廣州全面對口幫扶梅州的政策和資金扶持的基礎上,結合廣東豐華興梅原中央蘇區綠色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總體規劃方案,以“三園合一”的思路規劃建設梅縣集聚區。如今,梅縣區正在快速推動畬江現代創業孵化園、水車產業園、城東白渡產業園“三園”的建設。 日前,從梅縣區相關部門了解到,三大園區中畬江現代創業孵化園爭取支持規劃4.5平方公里建設服務整個示范區的創業孵化園和現代鐵路物流園,并積極打造綜合保稅區,同時培育發展裝備制造和保稅物流等主導產業。水車產業園規劃13平方公里,正在與國內知名企業集團洽談,開發建設生物島項目,重點發展生物科技、醫療保健、生態休閑等主導產業。城東白渡產業園首期規劃8平方公里,著重培育新型電子和新材料主導產業,已有34家企業落戶、25家企業投產。 在畬江綜合保稅區現場,多臺挖掘機正在不停作業,10多輛拉土車來回穿梭。“綜保區首期700畝用地正加快‘三通一平’建設,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現場相關負責人說。據了解,畬江園區規劃的綜合保稅區有2.52平方公里,現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申報材料已報省政府,爭取2016年獲得國家批復;現代鐵路物流園已引進廣鐵集團投資10億元,建設占地1000畝。此外,還與臺灣光寶集團、三??萍技瘓F、國威電子、BPW車軸等保稅加工項目進行入駐洽談。而水車園區規劃的生物島項目也正在進行前期規劃和市場調研。 強化招商引資促進集群效應 圍繞構建三產聯動、統籌城鄉的全產業鏈,梅縣區以“三至五年內打造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商貿物流四個產值超百億元產業和一個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為目標任務,促進集聚區“集群”效應。 在城東白渡產業園BPW(梅州)車軸公司老廠房里,工人們正快馬加鞭地趕生產任務,一派繁忙的景象;而在占地8000平方的六期新廠房內,工人們正開始設備安裝調試。同樣,在嘉元科技生產車間,所有生產線都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這正是梅縣區抓住機遇,加快生產,培育百億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的一個縮影。 為了促進集聚區“集群”效應,梅縣區不斷健全和完善產業鏈,積極引導企業用好省扶持企業技術改造政策,支持梅雁、寶麗華、超華等骨干企業增資擴產、做強做大。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優先保障工業用地指標,簡化建設用地報批手續,提高報批效率。同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構建促進企業集群發展的綠色通道,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聚集,加快證券金融等市場的培育力度。 據統計,2015年來,梅縣區新引進項目21個,計劃投資總額27.4億元;積極培育29家企業在“新三板”上市,目前有15家已與保薦機構簽訂協議,14家正在對接商談。1月至6月,梅縣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6.35億元,比增10.3%;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3.7億元,比增40.86%。 豐華興梅產業集聚帶現代創業孵化園位于廣東豐華興梅原中央蘇區綠色發展示范區核心區的中心位置,總用地面積4.5平方公里(6750畝),其中符合國土規劃的用地面積為2.14平方公里(3210畝),不符合畬江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面積為2.36平方公里(3540畝),正在進行有條件建設用地區規劃調整修改440畝。 
廣東超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第六期廠房內安裝設備 
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銅箔生產車間 
規劃結構為“兩軸一心三組團”:兩軸為沿中央大道南北向發展軸和沿首期用地東西向發展軸;一心為結合首期用地建設綜合服務中心;三組團為西北部創業孵化組團,西南部現代物流組團,東部行進制造業組團。 聚焦園區四大產業 1、機電裝備制造產業 截至6月下旬,梅縣區共有裝備制造產業企業105家,2014年實現產值約45億元。其中億元產值以上的有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卡萊(梅州)橡膠制品有限公司、華南三一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梅州國基精密制品有限公司4家企業。此外,規模以上的還有梅州鴻榮機械有限公司、梅縣慶達實業等7家企業。機電裝備制造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作為工業支柱產業的地位逐步凸顯。 2、商貿物流產業 2014年5月,梅縣區成立了梅州市首家電子商務產業園,引進云電商基金建設云電商生態城,形成了以云電商生態城、電商創業大廈、淘寶創業園為主體的電子商務發展平臺和產業集聚區。目前該電商產業園共有58家電商企業進駐,占全區現有電商企業80家總數的七成。今年該區又引進廣東工業設計城有限公司進駐建立廣東工業設計粵東基地,實現網店運營、設計、客服、營銷、倉儲、物流、售后等服務一體化,打造工業創業平臺,實現工業發展從“工業制造”到“工業創造”的轉變。 如今,梅縣區將以規劃建設現代城市綜合體、綜合保稅區、現代鐵路物流園和發展電商產業園為依托,培育打造商貿物流產業。在畬江現代創業孵化園,建設2.52平方公里的梅州綜合保稅區,引進廣州鐵路(集團)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興建公用型1000畝的現代鐵路物流園,向社會提供保稅倉儲和鐵路物流綜合服務,至2018年實現商貿產值120億元。 3、電子信息產業 梅縣區共有85家電子信息產業企業,2014年實現產值約30.7億元。其中億元產值以上的有廣東超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梅州紫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業,規模以上的有梅縣錦江電路板有限公司、高迪數碼科技(梅州)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記者來到嘉元科技的生產車間了解到,其生產的高性能電解銅箔已經使用到眾多國際品牌的手機上,這正是梅縣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初步形成以覆銅板、電路板、電子元器件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后,梅縣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 接下來,梅縣區將以國家扶持原中央蘇區打造“梅州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為契機,以超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依托嘉元科技、白渡新型電子產業化等項目,培育形成百億元電子信息產業,計劃至2018年企業總數120家,其中規模以上30家。 4、新能源產業 目前,梅縣區新能源產業企業規模以上的有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梅雁吉祥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梅縣龍上電站、梅縣潔源水電有限公司4家企業。其中億元產值以上的有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梅雁吉祥水電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業,2014年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51.8億元。該區計劃以梅州市打造廣東綠色新興產業基地為契機,培育扶持新材料、新能源兩大新興產業,以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依托廣東博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新能源基地。 (圖/連志誠 文/李躍 范斌 翁尚華 許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