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6日,梅縣區委書記、梅州綜保區管委會黨組書記溫助民率隊到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及省、市領導相關指示要求,學習蘇州古城保護、片區改造、更新活化等經驗做法,加力提速梅縣區“百千萬工程”。
溫助民一行來到嘉應會館,參觀學習了會館建筑布局、功能分區和文化設施等情況。嘉應會館始建于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其全盛時期規模恢宏,后易地重建,由星云美術館保護使用。溫助民要求,松口鎮展覽館要認真學習其保護修繕、管理利用、設計布展等經驗做法,增強館際交流合作,展現松口千年魅力。
在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溫助民認真查看了街區平面輪廓和街巷布局,實地考察了街區“以用促保、分級分類”的管理辦法和“分散式開發”的活化手段。平江街區是蘇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歷史文化保護區,其“水陸并行、河街相鄰”雙棋盤格局跨越百年延續至今。溫助民指出,松口鎮是嶺南四大古鎮之一,有“自古松口不認州”和“客僑第一鎮”的美譽,松口與平江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與歷史底蘊,要認真學習平江街區在古街保護開發的經驗做法。他強調,在古鎮保護開發工作上要秉持修舊如舊原則,立足傳統手法、用好傳統工藝,抓好地磚、河道、樹木等古鎮配套細節提升,延續特色風貌、改善人居環境、激發消費活力。
在無界美羅小奢中心,溫助民詳細學習了盤活存量資產政策、品牌場館、銷售模式等情況。小奢中心是以銷售進口商品為延伸,匯聚各國不同設計風格的休閑購物場所,由姑蘇區政府引進大型經營平臺盤活存量資產設立,現已成為蘇州古城的網紅打卡地。溫助民強調,下來要整體開發運營丙雁松片區,積極探索多元化、特色化的產業發展模式,發揮客僑資源優勢,導入高端民宿、非遺美食、休閑娛樂等業態,強化店招設計,打造特色場景,以梅縣特色元素植入文創產品,賦能文旅消費。
來到十全街,溫助民仔細查看了市政設施遷改整治、景觀節點改造、外立面修繕、背街后巷修繕、河段整治提升等方面。在蘇州古城不遠處的山塘歷史文化街區,溫助民認真學習了古街沿線風貌規劃和開發建設成效。山塘街區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贊譽,街區文物古跡薈萃、傳統民居密集,是吳文化保存良好的展示窗口。溫助民強調,要優化雁洋、松口典型鎮成效,抓好丙雁松片區沿線風貌提升,認真研究松口鎮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和古街布局,不斷優化提升方案,加快推進松口古鎮建設,做活“古民居+僑文化+水經濟”,探索開發古鎮“夜經濟”,形成“日游古鎮、夜賞非遺”的文旅消費業態,全力打造可玩可感可及的“南洋海絲路·客僑第一鎮”。
在32號街坊,溫助民步行查看業態布局、走訪金融機構、詢問發展定位。據悉,以32號街坊為主體、“文化+金融”定位打造的“金融街坊”正式啟動,未來將引入投資機構、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典當行等業態,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建設金融集聚區。溫助民強調,要拓寬工作思路,用好用足蘇區融灣先行區和“免費梅州”政策,充分運用客商創投聯盟平臺資源,用好用活產業發展基金,引進更多金融“活水”“無煙工廠”,以金融賦能梅縣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領導賴宇堅、陳春妮陪同考察。